《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
时间: 2025-01-26 03:12: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窗贝叶对旁行,不觉城笳报夕阳。
嗜酒步兵犹未达,拂衣司谏亦成忙。
室无摩诘持花女,囊有娑婆等价香。
欲与众生共安隐,秋来梦不到鲈乡。
白话文翻译:
在闲静的窗前,贝叶轻轻摇曳,映照着旁边的行人,不知不觉中,城里的号角声已向夕阳报告。
嗜酒的步兵还未归来,拂衣的司谏官也忙得不可开交。
我的房间里没有摩诘(指王维)那样持花的女子,口袋里却有着与娑婆(指印度)等价的香料。
我想和世人一起分享这安静的生活,然而秋天的到来,使我无法梦到鲈鱼之乡。
注释:
- 贝叶:指一种植物的叶子,常用于装饰。
- 城笳:城中的号角声。
- 嗜酒:爱喝酒,嗜酒成性。
- 步兵:指士兵,可能指归来的步兵。
- 摩诘:王维的字,形容其所画的女子持花的优雅。
- 娑婆:佛教用语,指人间。
- 鲈乡:指南方,鲈鱼常见的地方,代表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的动荡时代,作品多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且风格豪放、直白。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生病后,因病休养,减少了对酒的嗜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闲适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首句以“闲窗贝叶”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随之而来的“城笳报夕阳”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外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对嗜酒之人的描绘,反映出他对酒的放弃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显示了身处繁忙与责任中的无奈与困惑。
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差距。“欲与众生共安隐”,显示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关怀,而“秋来梦不到鲈乡”则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终却因生活的现实而感到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深邃,展现了陆游特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窗贝叶对旁行:描绘闲适的环境,窗前的植物与行人形成对比。
- 不觉城笳报夕阳:不知不觉中,城里的号角声传来,提示时间的流逝。
- 嗜酒步兵犹未达:爱喝酒的士兵还未归来,暗示生活的变化。
- 拂衣司谏亦成忙:身为官员的诗人也感到忙碌,无法得到宁静。
- 室无摩诘持花女:室内缺乏象征美好的摩诘之花,反映内心的失落。
- 囊有娑婆等价香:口袋中的香料象征着物质的富足,却缺乏精神的满足。
- 欲与众生共安隐:渴望与世人共享宁静的生活。
- 秋来梦不到鲈乡:秋天的到来让他无法梦到理想的生活,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酒,暗示沉醉于世俗中。
- 对仗:如“嗜酒步兵”与“拂衣司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如“贝叶”、“城笳”、“摩诘”等,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深切关注,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 贝叶:象征宁静的生活。
- 城笳:代表外界的喧嚣与时间的流逝。
- 摩诘与持花女:象征美好与理想生活的缺失。
- 娑婆香:物质生活的象征,但缺乏精神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闲窗贝叶”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 A. 繁忙
- B. 宁静
- C. 喧闹
- D. 悲伤
-
“欲与众生共安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C. 对财富的追求
- D. 对冒险的期待
-
“秋来梦不到鲈乡”中的“鲈乡”指代的是什么?
- A. 一个地方
- B. 一种情感
- C. 一种生活方式
- D. 一种食物
答案:
- B. 宁静
-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A. 一个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诗作均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王维的诗往往更注重意境的营造,陆游则在其中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更为细腻,而陆游则在细腻中夹杂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