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白话文翻译:
早开的梅花常常遭遇寒冷的天气,繁多的果实却总是带着酸涩的味道。为什么在春天来临之际,反而让人的芳香意趣减弱呢?娇艳的桃花定会嘲笑我,而游玩的女子又怎会回过头来注视我?你问我如何调配那金色的鼎,才知道真正的滋味是多么难得。
注释:
- 早花:指早春开放的梅花。
- 犯寒:遭受寒冷的侵袭。
- 繁实:指梅树结的果实多。
- 苦酸:形容梅果的味道酸涩。
- 芳意阑:芳香的意趣减弱。
- 夭桃:娇艳的桃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游妓:游玩、嬉戏的女子。
- 调金鼎:调制美酒,金鼎象征珍贵的饮品。
典故解析:
- 金鼎:在古代,金鼎通常被视为烹饪美食和饮品的象征,代表着高雅和奢华。调金鼎的技艺也常被视为一种高超的技艺,表达出对生活品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风格多样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刘禹锡的生平经历丰富,曾任职于多个地方,政治上经历波折,曾遭贬谪。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禹锡遭贬期间。他在贬谪生活中,常常感慨自身境遇与自然景色的对比,借梅花的早开与果实的酸涩,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
诗歌鉴赏:
《咏庭梅寄人》通过描写梅花的早开和结实,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人感受到早花遭受寒冷的摧残,暗示着在春天的温暖中,生活却充满了苦涩。梅花的香气似乎在春日的阳光中变得淡薄,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接着,诗人以夭桃之美与游妓之欢形成对比,表达了他在生活中难以得到欣赏和理解的失落感。这里的“夭桃”不仅是美色的象征,也是对比他自身境遇的映衬,令人在美丽与失落之间产生共鸣。
最后,诗人提到“调金鼎”,表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同时也揭示了这种追求的艰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刻,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花常犯寒:早开的梅花常常遭受寒风的侵袭。
- 繁实常苦酸:虽然梅树结下了很多果实,但它们的味道却总是酸涩的。
- 何事上春日:春天来临之际,为什么会如此呢?
- 坐令芳意阑:让人芳香的意趣却减弱了。
- 夭桃定相笑:娇艳的桃花恐怕会因此嘲笑我。
- 游妓肯回看:那些嬉戏的女子又怎会回过头来关注我?
- 君问调金鼎:你问我如何调配那金色的鼎。
- 方知正味难:这时我才明白,真正的滋味是多么难以把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早花”与“繁实”,“犯寒”与“苦酸”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梅花与人生的艰辛相联系,深刻表达诗人的情感。
- 拟人:夭桃与游妓被赋予了人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与对生活苦涩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无奈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但同时也映射出生活的艰辛。
- 桃花:象征美丽与青春,带有对比和嘲讽的意味。
- 金鼎:代表珍贵的生活品质与追求,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早花”指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桂花
- D. 菊花
-
“游妓”在诗中指的是?
- A. 美丽的女子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的爱人
- D. 诗人的敌人
-
“调金鼎”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做美食的技艺
- B. 生活的艰难
- C. 诗人的追求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白梅》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刘禹锡的《咏庭梅寄人》更多地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的作品则强调了豪放与历史的沉重。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