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六日》
时间: 2025-01-11 07:55: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有萦纡何自来,竹能森爽为谁栽。 山僧乞饭朝一出,幽子题诗日几廻。 故鹤未妨频有客,骑驴正尔独寻梅。 得閒且尽幽居趣,顾我初无当世才。
白话文翻译:
水流曲折,不知从何而来;竹林茂盛,是谁所栽? 山中的僧人早晨出门乞食,隐士每日几次题诗。 旧时的鹤并不介意频繁有客人来访,我正骑着驴独自寻找梅花。 在闲暇时尽情享受隐居的乐趣,自知我本无应对世事的才能。
注释:
- 萦纡:曲折环绕。
- 森爽:形容竹林茂盛,清爽。
-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 幽子:隐士,指诗人自己。
- 故鹤:旧时的鹤,比喻旧友或隐居生活中的伴侣。
- 骑驴:古代文人常骑驴,象征闲适的生活态度。
- 得閒:得闲,有空闲时间。
- 幽居趣:隐居生活的乐趣。
- 顾我:自视,自我评价。
- 初无:原本没有。
- 当世才:应对世事的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的淡漠。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享受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赵蕃在隐居生活中的闲适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水、竹、山僧、幽子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水、竹、山僧、幽子等意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诗中“水有萦纡何自来”和“竹能森爽为谁栽”两句,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隐含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后两句“故鹤未妨频有客,骑驴正尔独寻梅”则进一步以鹤和驴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有萦纡何自来”:水流曲折,不知从何而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竹能森爽为谁栽”:竹林茂盛,清爽,是谁所栽,进一步以竹为象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 “山僧乞饭朝一出”:山中的僧人早晨出门乞食,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
- “幽子题诗日几廻”:隐士每日几次题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 “故鹤未妨频有客”:旧时的鹤并不介意频繁有客人来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骑驴正尔独寻梅”:我正骑着驴独自寻找梅花,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 “得閒且尽幽居趣”:在闲暇时尽情享受隐居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享受。
- “顾我初无当世才”:自知我本无应对世事的才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鹤和驴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水有萦纡何自来”和“竹能森爽为谁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水有萦纡何自来,竹能森爽为谁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水:象征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宁静。
- 竹:象征隐居生活的清爽和自得。
- 山僧: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
- 幽子:象征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 故鹤:象征友情和隐居生活中的伴侣。
- 骑驴:象征闲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有萦纡何自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美景 B. 世事 C. 友情 D. 诗歌创作
- “竹能森爽为谁栽”中的“森爽”形容的是什么? A. 水 B. 竹 C. 山僧 D. 幽子
- “故鹤未妨频有客”中的“故鹤”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隐居生活 C. 自然美景 D. 诗歌创作
- “骑驴正尔独寻梅”中的“骑驴”象征什么? A. 闲适的生活态度 B. 隐居生活 C. 自然美景 D. 诗歌创作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十二月二十六日》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对唐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 《陶渊明诗选》: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对东晋诗歌进行了深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