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泰山》
时间: 2025-01-11 05:5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古春之主,群山孰可曹。
都因敦厚大,不是险㠊高。
顶衬天地愁,根盘野牢。
坎离分背面,明月转周遭。
仙馆鸾朝舞,神亭鬼夜号。
云来诸夏雨,风去百川涛。
东渭藏阴重,西秦抱势豪。
龙蛇藏隙穴,草木立毫毛。
陕谷三升土,黄河五尺壕。
暂登临日观,直下钓灵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泰山的威严与壮丽,称其为万古春天的主宰,群山中谁能与之相比。泰山因其厚重而非险峻而著称。山顶承载着天地的忧愁,根基扎根于广阔的原野。坎离是阴阳的象征,明月在周围不断变化。仙人的宫殿中,鸾鸟在晨间舞蹈,神秘的亭台在夜里呼号。云层来临时,带来夏季的雨水,风吹去时,百川涛声四起。东边的渭水藏着阴影,西边的秦岭则显示出豪放的气势。龙与蛇潜藏在山间的缝隙中,草木生长如毫毛。陕谷的土壤丰腴,黄河的河床宽广。暂时登上山顶,直下去钓灵动的鳌鱼。
注释:
- 万古春之主:指泰山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是春天的象征。
- 群山孰可曹:群山中谁能与泰山比肩。
- 敦厚:形容泰山稳重厚实。
- 险㠊高:指险峻与高度,强调泰山的独特性。
- 顶衬天地愁:山顶承载着天地的愁苦。
- 根盘野牢:根扎于广阔的土地。
- 坎离:指阴阳的两个方面。
- 明月转周遭:明月在四周的变化。
- 仙馆鸾朝舞,神亭鬼夜号:描绘神仙和鬼神的活动。
- 云来诸夏雨:云彩来时,带来夏雨。
- 风去百川涛:风吹去时,百川激荡。
- 东渭藏阴重,西秦抱势豪:东边的渭水阴沉,西边的秦岭气势豪放。
- 龙蛇藏隙穴:龙与蛇隐藏在缝隙中。
- 草木立毫毛:草木生长茂盛。
- 陕谷三升土,黄河五尺壕:陕谷的土层丰厚,黄河的河床宽广。
- 暂登临日观,直下钓灵鳌:作者在山顶短暂观望,想要下去钓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大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哲理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历泰山时,旨在表达对泰山的赞美与崇敬。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历史悠久,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宁,诗人通过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其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大方的《咏泰山》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山水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以“万古春之主”点明了泰山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地位,强调了它的永恒与不变。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敦厚大”和“不是险㠊高”来突出泰山的厚重和稳固,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坚定的力量。
诗中通过“顶衬天地愁,根盘野牢”描绘了泰山深沉的情感,似乎在承载着天地之间的忧愁。这种情感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着,诗人运用“坎离分背面,明月转周遭”的意象,将阴阳与自然变化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动态的宇宙观。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仙境与神秘的活动,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向往。“云来诸夏雨,风去百川涛”则将自然元素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出自然力量的伟大与不可抗拒。
整首诗在气势上层层推进,情感上由自然景观引发哲理思考,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诗人不仅仅是在描写泰山的外在美,更是在探索其内在的精神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古春之主:象征着永恒的春天,代表着生命的源泉。
- 群山孰可曹:提问式的语气,强调泰山的无与伦比。
- 都因敦厚大:指泰山的厚重使其超越其他山峰。
- 不是险㠊高:强调泰山的平和与稳固。
- 顶衬天地愁:山顶承载着天与地的忧愁,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根盘野牢: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土地,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泰山比作春之主,凸显其地位。
- 对仗:如“云来诸夏雨,风去百川涛”,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天地愁”使得自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泰山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泰山:象征着稳重、永恒与力量。
- 明月:象征着变化与轮回,常与时间相关联。
- 仙馆:代表着人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龙蛇:象征着神秘与潜藏的力量。
- 黄河:象征着民族的脊梁,富饶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泰山被称为“万古春之主”,主要是因为其: A. 高大险峻
B. 厚重稳固
C. 风景优美
D. 历史悠久 -
诗中提到的“仙馆鸾朝舞”主要表现了: A. 自然景色
B. 人的活动
C. 神秘的气氛
D. 泰山的高度 -
“云来诸夏雨”意在表达: A. 云彩的变化
B. 自然的力量
C. 人的希望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刘大方的《咏泰山》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深刻思考,而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绘。王之涣的诗歌则更侧重于表现壮丽的景色与个人的豪情,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泰山的文化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