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黄庭坚
中原日月九夷知,不用禽胡衅鼓旗。更向天阶舞干羽,降书剩破一年迟。
白话文翻译:
中原的日月,早已传遍了九夷之地,根本不需要用禽鸟来捕捉胡人,或是击鼓鸣旗来宣扬。更何况现在在天阶上舞动着干羽,降书的消息却还延迟了一年。
注释: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
- 日月:象征光明和希望,指捷报传遍的意思。
- 九夷:古代对边疆民族的统称,代表各个少数民族。
- 禽胡:捕捉胡人,这里指对敌的打击。
- 衅鼓旗:指用鼓声和旗帜宣扬战事。
- 天阶:天的台阶,象征高处或神圣的地方。
- 干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胜利和吉祥。
- 降书:宣告胜利的书信。
典故解析:
- 九夷:古代的夷族,指与中原王朝有敌对关系的民族,反映了当时的民族关系。
- 天阶舞干羽:可能引用了古代神话或传说中神灵的形象,突出胜利带来的喜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诗风峭拔,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加剧,黄庭坚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安全和军队胜利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期待和希望的场景。诗人在开头通过“中原日月九夷知”来传达捷报的迅速传播,展现了胜利的光辉和影响力。接着,诗人提到不需要再用“禽胡”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显示了对敌人力量的自信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后一句“降书剩破一年迟”则带有些许的无奈,虽有胜利的消息,但却迟迟未能传达,让人感到一点失落与焦急。
整首诗在形式上紧凑,意象鲜明,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化了主题。黄庭坚的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期盼,具有较强的历史感与现实主义色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原日月九夷知”:中原的消息传播迅速,连远方的夷族也已知晓。
- “不用禽胡衅鼓旗”:不再需要动用武力来对付胡人,暗示了胜利。
- “更向天阶舞干羽”:在高处舞动胜利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 “降书剩破一年迟”:虽然胜利的消息应当迅速传达,但却在等待中显得漫长。
-
修辞手法:
- 对比:胜利与等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情感。
- 象征:干羽象征胜利,天阶象征高贵和神圣。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和平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 中原:象征着国家的中心与安全。
- 九夷:代表着边疆民族,反映出国防的需要。
- 干羽:象征胜利和希望。
- 天阶:象征着尊贵和神圣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中原日月九夷知”中的“九夷”指什么?
A. 中原地区
B. 边疆民族
C. 皇帝 -
“不用禽胡衅鼓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敌人的无畏
B. 对武力的渴望
C. 对和平的期待 -
“降书剩破一年迟”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胜利的消息
B. 对胜利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黄庭坚的《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都表现了对胜利的庆祝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加侧重于个人的豪情与壮志,相较之下,黄庭坚更关注于国家的整体局势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