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芳菲》

时间: 2025-01-22 18:20:47

细筭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

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

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芳菲
作者: 邵雍 〔宋代〕

细筭人间千万事,
皆输花底共开颜。
芳菲大率一春内,
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
更防风雨作艰难。
莫教此后成遗恨,
把火樽前尚可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花开的珍惜与感慨。诗人思考着人间的种种事务,最终发现无论再多的事情,都不及在花下与人共享快乐。春天的美丽往往只是短暂的十日之间,诗人忧虑着生活中的烦恼与风雨可能带来的困难,因此劝诫自己和他人,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不要留下遗憾,趁着美好的时光,举杯共饮。

注释:

  1. 细筭:细心计算、考虑。
  2. 人间千万事:世间有无数的事情。
  3. 皆输:都不如、都比不上。
  4. 芳菲:花香和春天的美好时光。
  5. 烂漫:绚丽、繁盛。
  6. 十日间:指春天的花期非常短暂。
  7. 忧愁为龃龉:忧愁可能会因为争吵而生。
  8. 风雨作艰难:风雨使得生活更加艰难。
  9. 莫教此后成遗恨:不要让未来留下遗憾。
  10. 火樽:指酒杯,象征欢聚与饮酒。

典故解析:

“火樽”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饮酒、欢聚。诗中提到的“风雨”则可以看作生活的不如意,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人世间情感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字子美,号安期,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思考,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惜芳菲》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仍的时期,诗人在动乱中感受到繁华易逝的无奈,因此通过春天花开的短暂,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的珍惜。

诗歌鉴赏:

《惜芳菲》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伤的诗,诗人以春天的花开作为引子,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细致地描绘了人世间的繁忙与琐碎,暗示着这些事情在花开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的“芳菲大率一春内”一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在后半部分,诗人则表现出对于生活中烦恼与困难的忧虑,感慨生活的艰难与无常。最后一句“把火樽前尚可攀”则是对美好情感的呼唤,劝诫人们要把握眼前的快乐,尽情享受生活。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又带有一丝哲理,既有对美好的陶醉,也有对人生苦短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珍惜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筭人间千万事:诗人细心思考生活中的种种琐事,这些事情繁多。
  2. 皆输花底共开颜:然而这些事情都不如在花下与人共欢笑来得重要。
  3. 芳菲大率一春内:春天的花开大多集中在这一季。
  4. 烂漫都无十日间:可惜的是,这种烂漫的景象往往没有十天就会消逝。
  5. 亦恐忧愁为龃龉:诗人担心忧愁会因争执而产生。
  6. 更防风雨作艰难:还要防备风雨带来的生活困扰。
  7. 莫教此后成遗恨:不要让未来留下遗憾。
  8. 把火樽前尚可攀:趁着美好时光,举杯共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开比作人生中的快乐时光。
  • 对仗:前后句式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忧愁”与“风雨”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短暂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把握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避免未来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美好与青春。
  2. :代表生机与希望。
  3. 火樽:象征欢聚与饮酒的快乐时光。
  4.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困扰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珍惜当下的美好
    • C. 对人生的无奈
  2. “火樽”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火焰
    • B. 愉快的饮酒时光
    • C. 战争
  3. 诗中提到的“十日间”指的是什么?

    • A. 花的短暂盛开
    • B. 一周的时间
    • C. 春天的长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
  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与国破家亡的伤感,凸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