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时间: 2025-01-11 08:19: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白居易
闻停岁仗轸皇情,应为淮西寇未平。
不分气从歌里发,无明心向酒中生。
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从来妄动多如此,自笑何曾得事成。
白话文翻译:
听说停战的命令是因为皇帝的心情,想必是淮西的敌军尚未平息。
不由得愤懑之情从歌中发出,无知的心思在酒中滋生。
我忽然想到应当发一封短文,心中狂热地想要请愿。
自古以来,盲目的举动多是如此,自己笑自己何曾能成大事。
注释:
- 岁仗:指的是一年中的战争,通常是指调兵遣将的事情。
- 淮西:指的是淮河以西的地区,当时的战乱区域。
- 无明心:无知的心态,泛指对事物的无知或误解。
- 短檄:短小的文书,通常用于传达紧急信息。
- 长缨:长缨指的是缠绕敌人的绳索,这里借指希望能通过请愿来解决问题。
- 妄动:盲目的行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通俗,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白居易对停战的命令感到愤慨,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白居易一贯的平易近人风格,表达了他对国家战事的深切关注和对皇帝决策的无奈与愤慨。诗中首先提到“听说停战的命令是因为皇帝的心情”,显示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敏感与担忧,揭示出即使是国家安全问题也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接着,诗人将愤怒化为歌声,而无明的心思则在酒中滋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在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想通过短檄来发声的冲动,尽管明知这样的举动多半无果,最终只能自嘲。诗中对于“妄动”的反思,既是对自我的警醒,也是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批判,表现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政治动荡的反映,也是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停岁仗轸皇情:听说停止战事是因皇帝的心情。
- 应为淮西寇未平:想必是因为淮西的敌人尚未被平定。
- 不分气从歌里发:无由的愤懑之情从歌声中发出。
- 无明心向酒中生:无知的心情在酒中滋生。
- 愚计忽思飞短檄:我忽然想到应当发一封短文。
- 狂心便欲请长缨:心中狂热地想要请愿。
- 从来妄动多如此:自古以来,盲目的举动多是如此。
- 自笑何曾得事成:自己笑自己何曾能成大事。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无知的情绪比喻为酒中的生长,生动形象。
- 反问:通过自嘲反问,增添了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政治局势的关切以及对个人无力感的叹息,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注,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仗:象征着国家的战争与和平。
- 淮西:代表着国家的不安定。
- 歌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宣泄。
- 酒:象征着无知与逃避。
- 长缨:象征着希望与斗争的意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淮西”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淮河以东
- B. 淮河以西
- C. 淮河流域
- D. 淮南
-
诗人对停战命令的态度是:
- A. 满意
- B. 愤慨
- C. 无所谓
- D. 期待
-
在诗中,诗人想要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
- A. 通过歌唱
- B. 通过写信
- C. 通过请愿
- D. 通过饮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涉及社会动荡,但白居易更多地从个体情感出发,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