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祭岳回重赠孟都督
原文展示:
封作天齐王,清祠太山下。
鲁公秋赛毕,晓日回高驾。
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
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白话文翻译:
我被封为天齐王,祭祀的清祠在泰山之下。
鲁公的秋季赛已经结束,晨曦中我高高驾临。
随行的骑士们都来自幽州和并州,同行的朋友们都对我感到非常敬重。
我自以为文武双全,但今夜我只想在寒溪边喝酒尽兴。
注释:
- 封作天齐王:被封为“天齐王”;“天齐”是古代对最高神的一个称号。
- 清祠:指祭祀的场所,这里特指泰山下的庙宇。
- 鲁公:指鲁迅,古时的名将,此处可能指代某个历史人物的祭祀活动。
- 秋赛:秋季的祭赛,有可能是古代的秋收庆典或比赛。
- 从骑:随行的骑士。
- 幽并:指幽州和并州,古地名。
- 沈谢:意为深表谢意,表示尊重。
- 自矜:自我夸耀,表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
- 寒溪夜:指在寒冷的溪水边,夜晚饮酒。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鲁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或文人,诗人通过提及此人来传达对过去英雄的怀念。泰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常被视为圣地,诗人是在这片神圣之地进行祭祀,表现出对神明的恭敬和对历史的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字宗子,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富有哲理,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文人雅士聚集,文化氛围浓厚。作者在一次祭祀活动中,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祭岳为背景,通过对泰山的描绘以及与友人共享的欢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自己被封为“天齐王”自豪,在神圣的泰山下进行祭祀,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接着,诗人提到鲁公的秋赛,暗示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对历史的尊重。而“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则彰显了诗人在这次活动中受到的尊重和赞誉,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友谊的珍贵。最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纵使自视文武双全,但在酒醉之际,诗人选择放下所有荣华,享受自然与友谊的乐趣,表达了对浮华的超然与人生的豁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封作天齐王:表达了个人的荣誉和地位,展示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自豪感。
- 清祠太山下:描绘了祭祀的场所,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
- 鲁公秋赛毕:提及的历史人物让诗人感到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 晓日回高驾:清晨的阳光照耀着,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从骑尽幽并:强调了亲友之间的团结,展现了社交的广泛。
- 同人皆沈谢:朋友们的尊重,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美好。
- 自矜文武足: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能的骄傲。
- 一醉寒溪夜:表明诗人选择放下所有,享受宁静的夜晚和酒的乐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己与鲁公的伟大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历史感和自我定位。
- 意象:泰山、清祠、寒溪等自然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友人的珍视和对个人成就的反思。通过祭岳的仪式,诗人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人生真谛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 泰山:象征着崇高、尊严和历史的沉淀。
- 清祠:代表着祭祀文化和对神明的敬畏。
- 秋赛: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民间活动的热闹。
- 寒溪: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翃的《祭岳回重赠孟都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
诗中提到的“鲁公”指的是? a) 一位文人
b) 一位将军
c) 一位神明 -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选择在寒溪边做什么? a) 祭祀神明
b) 与友人欢聚
c) 一醉而卧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韩翃的《祭岳回重赠孟都督》和王之涣的《登高》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注重历史的传承和人际关系,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诗人情怀。两者都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