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赠妇人写字)》
时间: 2025-01-27 03:4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赠妇人写字)
作者: 史浩 〔宋代〕
槛竹敲风初破睡,楚台梦雨精神。
背屏斜映小腰身。
山明双翦水,香满一钗云。
炉袅金丝帘窣地,绮窗秋静无尘。
半钩春笋带湘筠。
兰亭初写就,愁杀卫夫人。
白话文翻译:
竹子轻敲窗棂,微风送来初醒的感觉,
在楚台的梦中雨水轻轻洒落,令人神清气爽。
背后的屏风斜映着她纤细的身姿,
山水明媚,双翦的水面如镜,
香气环绕,仿佛一钗云彩飘散。
炉火袅袅,金丝帘轻轻搅动着地面,
绮窗前秋天的宁静,没有一丝尘埃。
半钩春笋似的笔触,带着湘江的竹子。
兰亭的初写,令人愁苦不已的卫夫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槛竹:窗外的竹子。
- 楚台:一种古代的建筑,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美丽的环境。
- 精神:这里指的是神态、气息。
- 背屏:屏风的背面。
- 翦水:指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钗云:指装饰用的钗,形状如云。
- 窣地:形容轻柔的声响。
- 无尘:指宁静无扰的环境。
- 半钩春笋:形象化地描绘书写的笔触。
- 卫夫人:指卫玠的妻子,寓意思念。
典故解析:
- 兰亭: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卫夫人因其夫人缘故而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清丽婉约见称,常描绘女性之美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为文化繁荣、文人交往频繁,诗人通过赠写字的女子表达对女性才情与美的欣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名人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赠妇人写字)》是一首描绘女子书写情景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才华。开篇的“槛竹敲风初破睡”,不仅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气氛,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初醒的柔美。而“楚台梦雨精神”,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体现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关注。
接着,诗人通过“背屏斜映小腰身”的描写,勾勒出女子的身姿之美,身影在屏风的反射下显得格外动人。之后的“山明双翦水,香满一钗云”更是通过自然景致的描绘,衬托出女子的气质和书写时的专注,诗人与女子之间的情感流露无遗。
后半部分则通过“炉袅金丝帘窣地,绮窗秋静无尘”展现了一个静谧的书写环境,给人以宁静优雅的美感,而“半钩春笋带湘筠”又将书写的过程与春天的生机相结合,展现出女子的才情和对文化的追求。
最后一句“兰亭初写就,愁杀卫夫人”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苦,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女性书写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槛竹敲风初破睡:描绘清晨,竹子轻轻敲打窗棂,唤醒沉睡的人。
- 楚台梦雨精神:在楚台的梦中,雨水令人感到神清气爽。
- 背屏斜映小腰身:屏风的影子斜映出女子苗条的身姿。
- 山明双翦水:山水明亮,水面如镜,景色宜人。
- 香满一钗云:香气弥漫,如同一钗云彩散落四方。
- 炉袅金丝帘窣地:炉火袅袅,金丝帘轻轻拂动地面。
- 绮窗秋静无尘:绮窗前,秋天的宁静,没有一丝尘埃。
- 半钩春笋带湘筠:书写的笔触如同春笋般细腻,带着湘江的竹子。
- 兰亭初写就:提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强调书写的艺术。
- 愁杀卫夫人:感慨卫夫人因历史名人的才情而生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半钩春笋”将笔触比作春笋,生动形象。
- 对仗:如“山明双翦水,香满一钗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炉袅金丝”,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感慨,表达了对女性才华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槛竹: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 楚台:美丽的环境,象征着诗意的生活。
- 背屏:隐喻女性的内敛与优雅。
- 兰亭:代表着文人雅集与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槛竹”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窗棂
C) 书法 -
“兰亭初写就”中的“兰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王羲之的名作
C) 一个地名 -
诗中提到的“卫夫人”是指谁?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位现代女性
C) 诗人的妻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史浩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写了女性的情感与才华,但史浩更侧重于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情感挣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