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烂醉西湖处士家,酒痕吹上水边花。
东风蛱蝶迷香梦,一树珊瑚月影斜。
白话文翻译:
在西湖醉酒的处士家中,酒气飘散,吹拂到水边的花上。
在东风中,蝴蝶被花香迷住,沉浸在梦中,一树珊瑚似的花朵在月影下斜斜地生长。
注释:
- 烂醉:形容喝得酩酊大醉。
- 处士:指隐居不仕的士人。
- 酒痕:酒气、酒味的痕迹。
- 蛱蝶:一种美丽的蝴蝶,常在花丛中飞舞。
- 香梦:指被花香诱惑而沉醉的梦境。
- 珊瑚:用来形容花朵色彩鲜艳,像珊瑚般美丽。
- 月影:月光的影子。
典故解析: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处士则是指那些隐居于山水之间、不愿仕途的文人,代表了一种洒脱和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酒、花和月夜的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号梅溪,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以“梅”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王冕隐居于西湖附近时创作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元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诗歌鉴赏:
王冕的《红梅十九首 其十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醉酒后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在生活的追求。全诗以“烂醉”开篇,便营造了一个放松的氛围,紧接着描绘了西湖边的花朵被酒气吹拂的情景,展现了酒后的迷醉感。东风中翩翩起舞的蛱蝶,仿佛在和花香共舞,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最后,月光下的“珊瑚”树影,增添了一丝幽静与美丽,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烂醉西湖处士家”:描绘了一位在西湖的处士家中醉酒的场景,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 “酒痕吹上水边花”:酒气飘散,吹拂到水边的花上,展现了自然的灵动。
- “东风蛱蝶迷香梦”:东风中飞舞的蝴蝶被花香迷住,传达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 “一树珊瑚月影斜”:在月光下,花朵如同珊瑚般闪耀,影子斜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珊瑚,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蛱蝶被花香迷住,赋予了蝴蝶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酒、花、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酒:象征着洒脱和放纵,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花:代表自然之美,传递出生命的活力。
- 蛱蝶:象征着自由和灵动,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月影:代表着宁静与思考,增添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处士”指的是: A. 官员
B. 隐居的士人
C. 商人
D. 学生 -
“酒痕”在诗中主要指: A. 酒的味道
B. 酒的痕迹
C. 酒的颜色
D. 酒的种类 -
诗中“蛱蝶”在东风中做什么? A. 飞走
B. 睡觉
C. 迷香梦
D. 吃花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 王冕与李清照的作品均描绘自然风光,但王冕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洒脱,而李清照则多体现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冕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