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爱王怀祖,面壁受人骂。 不比少掾时,瞋目答米价。 褊中顿有容,坦之讵能过。 桓桓大将军,汉业在出跨。
白话文翻译:
我敬爱王怀祖,面对墙壁忍受别人的责骂。 不像年轻时担任小官,瞪大眼睛回应米价的问题。 在狭隘中突然有了宽容,坦之怎能超过他。 威武的大将军,汉朝的基业在于他的跨越。
注释:
- 王怀祖: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具体身份需进一步考证。
- 面壁:面对墙壁,表示忍受或沉默。
- 少掾:年轻时担任的小官职。
- 瞋目:瞪大眼睛,表示愤怒或不满。
- 褊中顿有容:在狭隘的环境中突然展现出宽容。
- 坦之:可能是指另一个历史人物,具体身份需进一步考证。
- 桓桓:威武的样子。
- 大将军:高级军事将领。
- 汉业:汉朝的基业。
- 出跨:跨越,指大将军的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维桢在回顾历史人物王怀祖和大将军的生平事迹时,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王怀祖的宽容和大将军的威武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崇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怀祖和大将军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面壁受人骂”和“瞋目答米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王怀祖的宽容和沉稳。而“桓桓大将军,汉业在出跨”则彰显了大将军的威武和功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杨维桢豪放的诗风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爱王怀祖,面壁受人骂。”:表达作者对王怀祖的敬爱,以及他在面对责骂时的沉默和忍受。
- “不比少掾时,瞋目答米价。”:对比王怀祖年轻时的冲动和现在的沉稳。
- “褊中顿有容,坦之讵能过。”:强调王怀祖在狭隘环境中的宽容,以及这种宽容的难得。
- “桓桓大将军,汉业在出跨。”:赞颂大将军的威武和他在汉朝基业中的重要作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王怀祖年轻时的冲动和现在的沉稳,突出他的成长和变化。
- 拟人:将大将军的威武拟人化,增强形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赞颂,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王怀祖的宽容和大将军的威武,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面壁:忍受和沉默的象征。
- 瞋目:愤怒和不满的象征。
- 褊中顿有容:狭隘环境中的宽容。
- 桓桓:威武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怀祖”是指: A. 一个历史人物 B. 作者的朋友 C. 作者自己 D. 一个虚构人物
-
“面壁受人骂”中的“面壁”表示: A. 面对墙壁 B. 面对困难 C. 面对挑战 D. 面对责骂
-
“桓桓大将军”中的“桓桓”表示: A. 威武 B. 温柔 C. 聪明 D. 勇敢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历史题材诗作,如《咏史》等。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杨维桢的其他历史题材诗作进行对比,分析其对历史人物的不同描绘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维桢诗集》:收录了杨维桢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和内容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杨维桢的文学成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