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同志》

时间: 2025-05-28 05:24:57

寂寂寥寥扬子居,云山相对一床书。

无人载酒问奇字,自把残编时卷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寂寂寥寥扬子居,云山相对一床书。
无人载酒问奇字,自把残编时卷编。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寂静而孤独的扬子洲,我独自居住,
面前的云山与我对峙,只有一床书籍陪伴。
无人来载酒问我奇特的字句,
我自己把残破的书卷重新整理编排。

注释:

  • 寂寂寥寥:形容环境的宁静和孤寂。
  • 扬子居:指的是扬子洲,古代指长江中游的地区。
  • 云山:指远处的云雾环绕的山,渲染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床书:指书籍,形容自己在孤独中与书为伴。
  • 无人载酒:无人来与我共饮美酒,表达孤独。
  • 奇字:求问奇特的字句或诗句。
  • 残编:指残缺的书卷,可能是自己所写或所读的书籍。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扬子居”可以与古代文人隐居生活联系,表达一种对自然与书本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多反映隐逸生活,追求清静的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作者隐居的时候,表达了他对孤独生活的感受和对书籍的依赖,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下文人面对浮华世界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又示同志》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知识的渴求。诗的开头“寂寂寥寥”便设定了一个清冷、孤独的氛围,杨冠卿在扬子洲的隐居生活,似乎是通过书籍来抵御生活的空虚。这里的“云山相对”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还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对话。在这幅宁静的画面中,诗人自然而然地与书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关系。“无人载酒问奇字”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表现出社会的疏离与冷漠,显现出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文化的追求。面对孤独,他选择了用书籍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书籍成为了他精神上的寄托。诗的最后一句“自把残编时卷编”则显示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尽管书卷残破,但他仍愿意倾注心血去整理,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执着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寂寥寥扬子居

    • 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孤独,强调了环境的宁静。
  2. 云山相对一床书

    • 云山与书籍形成对比,书籍成为作者心灵的寄托。
  3. 无人载酒问奇字

    • 表达了对友人交流的渴望,揭示了孤独的心境。
  4. 自把残编时卷编

    • 强调了诗人对知识的执着,尽管条件艰苦,仍努力整理书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山相对一床书”,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云山”、“书”等意象,营造出深邃的孤独感和求知欲。
  • 拟人:将书籍赋予情感,表现诗人与书籍之间的深厚关系。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与求知”展开,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尽管孤独,却通过书籍获得内心的慰藉,表达出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望。

意象分析:

  • 寂寥:象征孤独,表现诗人内心的空虚。
  • 云山:自然的意象,象征一种高远的理想和精神追求。
  • :象征知识与文化,是诗人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热闹
    • B. 寂静
    • C. 纷繁
  2. 诗人对书籍有什么态度?

    • A. 不屑一顾
    • B. 珍视和依赖
    • C. 只是一种工具
  3.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孤独与求知
    • C.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冠卿的《又示同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隐逸生活中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在自然的描写上更为细腻,情感上更为婉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