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员外往饶州》

时间: 2025-04-27 07:16:56

为郎复典郡,锦帐映朱轮。

露冕随龙节,停桡得水人。

早霜芦叶变,寒雨石榴新。

莫怪谙风土,三年作逐臣。

意思解释

送卢员外往饶州

原文展示:

为郎复典郡,锦帐映朱轮。
露冕随龙节,停桡得水人。
早霜芦叶变,寒雨石榴新。
莫怪谙风土,三年作逐臣。


白话文翻译:

为了你再次担任郡守,华丽的帐篷映衬着红色的车轮。
露水中的冠冕随龙的节日而来,停下船只的水边有水人。
早霜使芦苇的叶子变黄,寒冷的雨中石榴花刚刚开新。
不要怪我熟悉这里的风土,三年来我一直是逐客的臣子。


注释:

  • : 指年轻的官员或贵族。
  • 典郡: 担任郡的官职。
  • 锦帐: 华丽的帐篷,象征高贵的身份。
  • 朱轮: 红色的车轮,表明车子的华丽。
  • 龙节: 龙象征着尊贵和权威,可能是指某种节日仪式。
  • 停桡: 停下船只,桡指船桨。
  • 水人: 指水边的渔民或水生人。
  • : 秋霜。
  • 芦叶: 芦苇的叶子,象征秋天的到来。
  • 石榴: 石榴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 逐臣: 意指被流放的官员,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依附他人的人。

典故解析:

“龙节”是指与龙相关的节日,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与君主相关。诗中提到的“逐臣”也可引申为被迫离乡的官员,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描写政治、人生及自然景观,常流露出对时事的关注与个人遭遇的思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朝政治动荡时期,诗人送别好友卢员外前往饶州担任官职,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送卢员外往饶州》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与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前两句描绘了华丽的送别场面,展现了卢员外的身份与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向往。而后两句则通过早霜与寒雨的意象,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莫怪谙风土,三年作逐臣”更是点出了诗人的心声,他在异乡生活多年,虽然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却因身处逐臣之地而感到无奈与悲伤。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郎复典郡: 表达了卢员外重返官场的愿望,显示了对他能力的认可。
  2. 锦帐映朱轮: 描绘了华丽的送别仪式,展现出一种荣华富贵的气氛。
  3. 露冕随龙节: 使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了对节日的庆祝与尊重。
  4. 停桡得水人: 通过细节描写,增加了送别场景的生动性。
  5. 早霜芦叶变: 意象转向自然,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6. 寒雨石榴新: 石榴的绽放象征着新的生命,带来了一丝希望。
  7. 莫怪谙风土: 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与无奈。
  8. 三年作逐臣: 直白而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锦帐映朱轮”象征着富贵与尊荣。
  • 对仗: 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送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自身无奈处境的感慨,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生命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帐: 象征着高贵、荣华的生活。
  • 朱轮: 象征着交通与地位。
  • 早霜: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石榴: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帐映朱轮”象征什么?

    • A. 权力的象征
    • B. 友谊的象征
    • C. 自然的象征
  2. “莫怪谙风土”中的“谙”字意为?

    • A. 熟悉
    • B. 忘记
    • C. 了解
  3. 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主要体现在?

    • A. 送别场景
    • B. 自然变化
    • C. 自身的身份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本诗同为送别题材,但王之涣更加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而李嘉祐则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与内心感受,体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