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

时间: 2025-01-11 01:47:05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斜阳 一作:斜光)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渭川田家》 作者: 王维 〔唐代〕

斜阳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耀着村落,
偏僻的巷子里牛羊归来。
田间的老农想着牧童,
拄着手杖等候在荆条门前。
雉鸡叫声响起,麦苗郁郁葱葱,
蚕儿在稀疏的桑叶上安然入眠。
田夫扛着锄头归来,
见面时聊得亲密无间。
在这里,我羡慕这样的闲适生活,
不由得感到怅然,吟唱着衰微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阳:夕阳,指傍晚的阳光。
  • 墟落:村庄,集市。
  • 穷巷:偏僻的小巷。
  • 倚杖:靠着手杖。
  • 荆扉:荆条制成的门。
  • 雉雊:雉鸡的叫声。
  • 麦苗:麦子刚出芽时的幼苗。
  • 蚕眠:蚕在休息,通常指蚕在茧内。
  • 田夫:农夫,田里的劳动者。
  • 依依:亲密、依恋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古代诗人常以乡村景象表达对自然的向往,王维此诗亦不例外,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淡雅,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渭川田家》创作于王维隐居于渭川时期,正值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寻求安宁与闲适的生活,希望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以此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渭川田家》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景。诗的开头描绘了夕阳西下,村庄宁静的场景,牛羊归家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的安逸与和谐。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野老念牧童”表现了老农对年轻牧童的思念,流露出一种人情味。而“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则描绘了丰收的希望和自然的安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的生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逸生活的羡慕与内心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深思。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反映了王维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阳照墟落:夕阳照耀着村庄,营造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2. 穷巷牛羊归:偏僻的小巷中,牛羊在归家的路上,体现了乡村的生活气息。
  3. 野老念牧童:田间的老农在思念着勤劳的牧童,表现了人间的温情。
  4. 倚杖候荆扉:老农拄着手杖,等待着牧童的到来,突显了乡村的恬静。
  5. 雉雊麦苗秀:雉鸡的叫声与丰盛的麦苗,展示了自然的美好。
  6. 蚕眠桑叶稀:蚕儿在桑叶下安睡,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安宁。
  7. 田夫荷锄至:田夫扛着锄头归来,说明劳动的辛勤与欢乐。
  8. 相见语依依:见面时聊得亲密,展现了乡村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9. 即此羡闲逸:在此情此景中,诗人感到羡慕这种悠闲的生活。
  10. 怅然吟式微:感到一种无奈的惆怅,吟唱着衰微的诗篇。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
  • 拟人:通过“蚕眠”、“牛羊归”等描写,使自然与生活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蕴含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闲适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温暖、宁静和生命的轮回。
  • 牛羊:代表着农村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们的劳动成果。
  • 田夫:象征着辛勤的劳动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朴素。
  • 雉鸡:自然生灵的象征,传递出一种安宁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渭川田家》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2. 诗中“斜阳”指的是哪个时段的阳光?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3. “田夫荷锄至”中“荷锄”是什么意思? A. 拿着锄头
    B. 打水
    C. 收麦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山居秋暝》 -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渭川田家》陶渊明《归园田居》: 两首诗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但王维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人情的温暖,而陶渊明则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