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拨不断 夏宿山亭》

时间: 2025-01-11 11:09:06

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

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拨不断 夏宿山亭 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

白话文翻译:

站在山峰之巅,脱下簪冠,夕阳的倒影在松林的阴影中显得杂乱无章。太液池的水面清澈,月光显得格外宽广,海风无边无际,云霞似乎被吹散。醉意中入睡时,小童不要叫醒我。

注释:

  • 立峰峦:站在山峰上。
  • 脱簪冠:脱下头上的簪子和帽子,表示放松。
  • 松阴乱:松树的阴影杂乱无章。
  • 太液:古代宫廷中的池塘,这里泛指清澈的水面。
  • 澄虚:清澈透明。
  • 月影宽:月光照射下,水面显得宽广。
  • 汗漫:无边无际。
  • 云霞断:云霞似乎被风吹散。
  • 小童休唤:小童不要叫醒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致远,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日山亭中的闲适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山林时所作,通过对夏日山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景色。首句“立峰峦,脱簪冠”即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姿态,脱下簪冠,意味着放下世俗的束缚。接下来的“夕阳倒影松阴乱”和“太液澄虚月影宽”两句,通过对夕阳和月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宽广的氛围。最后一句“醉眠时小童休唤”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珍惜,即使在醉意中入睡,也不希望被外界打扰。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立峰峦,脱簪冠”:站在山峰上,脱下头上的簪子和帽子,表示放松和超脱。
  • “夕阳倒影松阴乱”:夕阳的倒影在松林的阴影中显得杂乱无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动的氛围。
  • “太液澄虚月影宽”:太液池的水面清澈,月光照射下,水面显得格外宽广,增强了宁静的感觉。
  • “海风汗漫云霞断”:海风无边无际,云霞似乎被吹散,增加了诗的广阔感。
  • “醉眠时小童休唤”:醉意中入睡时,小童不要叫醒我,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夕阳倒影松阴乱”中的“乱”字,比喻夕阳倒影在松林阴影中的杂乱无章。
  • 拟人:“海风汗漫云霞断”中的“断”字,拟人化地描述云霞被海风吹散的情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山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围绕着宁静和超脱这一主题展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峰峦:山峰,象征高远和超脱。
  • 夕阳:夕阳的倒影,象征宁静和美好。
  • 松阴:松树的阴影,象征宁静和生机。
  • 太液:清澈的水面,象征宁静和纯净。
  • 月影:月光的照射,象征宁静和宽广。
  • 海风:无边无际的海风,象征广阔和自由。
  • 云霞:云霞的断续,象征变化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脱簪冠”的含义是什么? A. 脱下头上的簪子和帽子 B. 脱下衣服 C. 脱下鞋子 D. 脱下首饰

  2. “太液澄虚月影宽”中的“太液”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面 B. 太液池 C. 太液河 D. 太液湖

  3. 诗中“醉眠时小童休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宁静生活的珍惜 B. 对小童的不满 C. 对醉意的厌恶 D. 对睡眠的渴望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致远的《夏宿山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但李致远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意境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自然景色的诗作。
  • 《全宋诗》: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自然景色的诗作。
  • 《元诗选》:收录了元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自然景色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