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云中伏》

时间: 2025-01-27 04:06:20

炎官驱我入山椒,日日松声似海潮。

四月黄梅无不雨,却来三伏洗炎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炎官驱我入山椒,日日松声似海潮。四月黄梅无不雨,却来三伏洗炎歊。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天气把我赶到了山腰,每天松树的声音像海潮一样。四月黄梅时节总是下雨,却在三伏天来洗去炎热。

注释:

  • 炎官:指炎热的天气。
  • 山椒:山腰。
  • 松声似海潮:形容松树的声音宏大,如同海潮。
  • 黄梅:指黄梅时节,即春末夏初,多雨的季节。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炎歊:炎热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这首诗描绘了夏季的炎热和雨水的清凉,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季,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变换,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对雨水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炎热的夏季和黄梅时节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诗中“炎官驱我入山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炎热天气的逼人,而“日日松声似海潮”则通过松树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宏大的自然氛围。后两句“四月黄梅无不雨,却来三伏洗炎歊”巧妙地将黄梅时节的雨水与三伏天的炎热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期待和对炎热天气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炎官驱我入山椒”:炎热的天气像官员一样驱赶着作者到山腰,形象地表达了炎热的感觉。
  • “日日松声似海潮”:每天松树的声音像海潮一样,形容松树声音的宏大和连续不断。
  • “四月黄梅无不雨”:四月黄梅时节总是下雨,描述了黄梅时节的气候特点。
  • “却来三伏洗炎歊”:却在三伏天来洗去炎热,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期待和对炎热天气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松声似海潮”将松树的声音比作海潮,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黄梅时节的雨水与三伏天的炎热进行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描绘炎热和雨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 炎官:象征炎热的天气。
  • 山椒:象征避暑的地方。
  • 松声似海潮:象征自然的宏大和连续不断。
  • 黄梅:象征多雨的季节。
  • 三伏:象征炎热的日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炎官”指的是什么? A. 炎热的天气 B. 官员 C. 神仙 D. 火神
  2. “松声似海潮”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提到的“黄梅”是指什么时节? A. 春末夏初 B. 秋末冬初 C. 夏末秋初 D. 冬末春初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 杜甫《夏夜叹》:描绘夏夜的炎热和人们的感受。

诗词对比:

  • 何澹《栖云中伏》与杜甫《夏夜叹》:两者都描绘了夏季的炎热,但何澹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雨水的期待,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炎热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澹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