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作者: 欧阳詹 〔唐代〕
推车阃外主恩新,
今日梁川草遍春。
玉色据鞍双节下,
扬兵百万路无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新的统治者带来的恩泽。今天在宽广的梁川上,草木繁茂,春意盎然。骑在马上的将军在玉色的鞍上,手握双节棍,率领着百万大军,行走在没有尘土的道路上。
注释:
- 阃外:指城门之外,意味着统治者的恩泽已经扩展到城外。
- 主恩新:新的统治者的恩德。
- 梁川:指宽广的河流平原,引申为富饶的土地。
- 玉色:形容马鞍的颜色,象征高贵。
- 双节:指双节棍,象征武力和威严。
- 扬兵百万:强调军队的庞大和强大。
- 路无尘:比喻军队的行进顺畅,象征着和平安定的局面。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主恩新”反映了唐代对统治者恩泽的普遍期望与信仰,此外,诗中描绘的壮丽场面也可以与唐代的盛世景象相联系,反映出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对统治者的赞美,常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时期,诗人借助这首诗歌表达对新统治者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场景,展现了新统治者带来的繁荣。首句“推车阃外主恩新”直接点明主题,通过“阃外”一词,传达了统治者的恩泽已经超越了城门,表现出国家的强盛与安定。接下来的“今日梁川草遍春”则通过描写自然的繁盛,象征着国家的富饶与兴旺,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而“玉色据鞍双节下”则是对将军形象的生动刻画,玉色的鞍象征着高贵与威严,双节棍则表现出将军的武力与威风,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气势。最后一句“扬兵百万路无尘”则是对军队的赞美,表现出军队的庞大与强大,暗示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对国家与统治者的赞美之情,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推车阃外主恩新”:表明统治者已经带来了新的恩泽,超越了城门的限制。
- “今日梁川草遍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玉色据鞍双节下”:将军骑在高贵的玉色鞍上,手持武器,展现出威武之姿。
- “扬兵百万路无尘”:形容庞大的军队在和平的道路上行进,象征着安宁的局面。
-
修辞手法:
- 本诗采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例如“玉色”和“双节”形成对比,突出将军的威风。
-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新统治者的赞美与期望,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草:象征生机与繁荣。
- 玉色:象征高贵与威严。
- 双节:象征武力与权威。
- 军队:象征国家的强大与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阃外”指的是哪里?
- A) 城内
- B) 城外
- C) 山中
- D) 海边
-
“玉色”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高贵
- C) 平常
- D) 低贱
-
诗中提到的“扬兵百万”代表了什么?
- A) 小军队
- B) 和平
- C) 强大军队
- D) 分裂
答案:
- B) 城外
- B) 高贵
- C) 强大军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繁荣和美好前景的向往,但《登鹳雀楼》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感受和自然的壮丽,而《述德上兴元严仆射》则更加注重对统治者的赞美和军队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