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时间: 2025-01-11 01:59:16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九日这天正值秋天,我已经喝了三杯酒,兴致正浓。
桂花酒香飘荡,酒杯中盛满了美酒,花瓣随风漂浮在酒面上。
长房的萸果已经成熟,彭泽的菊花也开始收获。
为何要在龙沙上,才能尽情地留连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乘秋:正值秋天。
  • 三杯兴已周:三杯酒喝下去,兴致已经达到顶点。
  • 泛桂:桂花酒在杯中漂荡。
  • 吹花:花瓣随风飘落。
  • 长房:指长房山,盛产萸果的地方。
  • 彭泽:指彭泽湖,以盛产菊花著称。
  • 龙沙:古代地名,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典故解析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长房与彭泽均为名地,长房以萸果著称,彭泽以菊花著称,二者均与秋天的收获和饮酒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显,字世民,唐代皇族,因其出身和时代背景,诗风多受宫廷文化影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借助饮酒与登高的活动,表达对秋天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折射出唐代士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酒宴场景,展现了登高望远的乐趣和对秋天丰收的感慨。开篇以“九日正乘秋”点明时节,接着用“三杯兴已周”描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诗中“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利用生动的意象传达出酒宴中的欢快氛围,桂花香气扑鼻,花瓣轻舞,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诗人继而提到“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既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最后一句“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则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日正乘秋:点明时节,重阳节正值秋天。
  • 三杯兴已周:表示饮酒的兴致高涨,气氛热烈。
  • 泛桂迎尊满:形象地描绘了桂花酒杯中的美好景象。
  • 吹花向酒浮:花瓣随风飘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长房萸早熟:传达秋天的丰收,暗示时间的流逝。
  • 彭泽菊初收:同样反映秋天的收获,富有生机。
  • 何藉龙沙上:最后反问,表达人生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吹花向酒浮”),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情的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愉场景,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深思,传达出汲取生活乐趣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美好与丰收。
  • :代表着欢愉与聚会。
  • 萸果、菊花:代表丰收与秋天的气息。
  • 龙沙:象征着向往与留恋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在几月几日?

    • A. 八月八日
    • B. 九月九日
    • C. 十月十日
  2. 诗中“吹花向酒浮”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花瓣飘落在酒面上
    • B. 酒杯破碎
    • C. 花香四溢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留恋?

    • A. 对酒的依恋
    • B.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C. 对萸果的喜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描绘了壮丽山河及人生感慨。
  • 《秋夕》:杜甫的作品,表现了秋天的寂寥与思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与李显的《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均体现了登高的传统,但前者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后者则更注重人情与节日的氛围,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合集,包含李显的作品。
  • 《诗词基础知识》:诗词分析与鉴赏的入门书籍。
  • 《古诗词鉴赏》:深入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