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

时间: 2025-01-10 18:50:35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
高适 〔唐代〕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白话文翻译

在桑树和柘树之间耕作,土地肥沃,蔬菜常常丰收。
我想问问种植葵菜和藿香的收入,和庙堂里的肉食相比,如何呢?


注释

  • 耕地:指在地里耕作。
  • 桑柘:桑树和柘树,指两种树木,桑树常用来养蚕,柘树则用于制作乐器。
  • 地肥:土壤肥沃,适合种植。
  • 菜常熟:指蔬菜经常丰收。
  • 葵藿:指向日葵和藿香,都是常见的蔬菜。
  • 庙堂肉:指朝廷或官府中的肉食,象征富贵和奢华。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庙堂肉”与诗人对仕途的思考有关,常用来指代朝廷的富贵生活。诗中通过比较田园生活与官场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诗人,号寒山,生于并州(今山西省)。高适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战争、边疆生活及士人的豪情。他的诗风豪放、清新,善于捕捉生活的真实与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高适晚年,他在仕途上经历了起伏,逐渐向往田园生活。诗中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以质朴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丰收。首句“耕地桑柘间”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农田环境,桑树和柘树相映成趣,营造了自然和谐的氛围。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紧密相连,体现了农耕生活的乐趣与满足感。

接下来的“地肥菜常熟”则强调了自然的恩赐,土地的肥沃使得蔬菜丰收,象征着勤劳带来的实在回报。这里,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画面,传达了对自然的感恩与对劳动的尊重。

最后,诗人通过“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的提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葵菜和藿香作为田园中的普通作物,与庙堂的肉食形成对照,揭示了诗人对官场奢华生活的质疑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他对物质享受的看淡,更突显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仕途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高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简单农耕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耕地桑柘间:描绘了诗人在桑树和柘树之间辛勤耕作的场景,展现出宁静的乡野生活。
  2. 地肥菜常熟:强调土地的肥沃和丰收,表现出勤劳所带来的真实回报。
  3. 为问葵藿资:诗人想询问种植葵菜和藿香的利润,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4. 何如庙堂肉:将田园的简单收入与官场的奢华生活进行对比,表达出对物质享受的质疑。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田园生活与庙堂生活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意象:桑柘、葵藿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美好与丰收,构建出和谐的乡村画面。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诗人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对官场生活的奢华与复杂进行反思,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柘:象征着自然与和谐,反映出田园的宁静。
  • :代表着丰收与劳动的成果,体现了简单生活的真实。
  • 庙堂肉:象征奢华与权力,反映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葵藿”指的是哪两种植物?

    • A. 向日葵和藿香
    • B. 荷花和菊花
    • C. 玫瑰和百合
    • D. 香菜和茄子
  2. 诗中的“庙堂肉”主要象征什么?

    • A. 农田生活
    • B. 官场奢华生活
    • C. 自然美景
    • D. 战争生活
  3.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 A. 官场生活
    • B. 诗人生活
    • C. 田园生活
    • D. 商人生活

答案

  1. A. 向日葵和藿香
  2. B. 官场奢华生活
  3. C. 田园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静夜思》(李白): 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高适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描写了田园生活,但高适更侧重于现实的对比,而陶渊明则多表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高适 vs. 王维:王维的诗歌往往结合佛教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而高适则更注重对比与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