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
时间: 2025-01-23 08:4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并州 薛能 〔唐代〕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 庭前蛱蝶春方好,床上樗蒲宿未收。 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年轻的我流落在并州,脱下皮裘与文君随意游玩。 我们一同走过芳草萋萋的渡口,登上绿杨掩映的楼阁远眺。 庭院前的蝴蝶在春光中翩翩起舞,床上的樗蒲游戏昨晚还未收拾。 那条名为偃松的街坊里,是否还有人居住?在饼炉的南边,曲巷的西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并州:古代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裘脱文君:指脱下华丽的皮裘,与文君(指文人雅士)一同游玩。
- 取次游:随意游玩。
- 芳草渡:长满芳草的渡口。
- 绿杨楼:绿杨掩映的楼阁。
- 蛱蝶:蝴蝶的一种。
- 樗蒲:古代的一种博戏。
- 坊号偃松:街坊的名字叫偃松。
- 饼炉:制作饼的炉子。
典故解析:
- 文君:可能指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此处泛指文人雅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此诗可能作于诗人年轻时流落并州期间,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年轻时流落并州期间所作,通过对并州风光的描绘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并州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流落生活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少年流落在并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裘脱文君取次游”则展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对芳草渡、绿杨楼、蛱蝶、樗蒲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春光和往昔生活的氛围。结尾的“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怀旧和寻觅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流落在并州:诗人年轻时流落到并州,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
- 裘脱文君取次游:脱下华丽的皮裘,与文君随意游玩,展现诗人不羁的性格。
- 携挈共过芳草渡:与友人一同走过芳草萋萋的渡口,增添了诗中的春光气息。
- 登临齐凭绿杨楼:登上绿杨掩映的楼阁远眺,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春光。
- 庭前蛱蝶春方好:庭院前的蝴蝶在春光中翩翩起舞,增添了诗中的生机。
- 床上樗蒲宿未收:床上的樗蒲游戏昨晚还未收拾,暗示了往昔生活的悠闲。
- 坊号偃松人在否:那条名为偃松的街坊里,是否还有人居住,带有一种淡淡的怀旧。
- 饼炉南畔曲西头:在饼炉的南边,曲巷的西头,进一步加深了怀旧和寻觅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草渡”比喻长满芳草的渡口,增添了诗中的春光气息。
- 拟人:如“蛱蝶春方好”中的蝴蝶被赋予了生命力,增添了诗中的生机。
- 对仗:如“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并州风光的描绘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无奈、不羁、怀旧和寻觅之情,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渡:长满芳草的渡口,增添了诗中的春光气息。
- 绿杨楼:绿杨掩映的楼阁,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春光。
- 蛱蝶:蝴蝶的一种,增添了诗中的生机。
- 樗蒲:古代的一种博戏,暗示了往昔生活的悠闲。
- 偃松:街坊的名字,带有一种淡淡的怀旧。
- 饼炉:制作饼的炉子,进一步加深了怀旧和寻觅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裘脱文君取次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性格? A. 拘谨 B. 不羁 C. 忧郁 D. 严肃
-
诗中的“芳草渡”和“绿杨楼”分别象征了什么? A. 春光和秋色 B. 春光和春光 C. 秋色和春光 D. 秋色和秋色
-
诗中的“坊号偃松人在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怀旧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光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薛能《并州》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但薛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薛能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薛能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