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1 13:59: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米友仁 〔宋代〕
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
红妆揭调十分斟。
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
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
娟娟今夜满虚庭。
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开头提到在阳关曲调的悲切之处,面对着离别的酒杯,心中充满了惆怅。酒杯中满是红妆的酒液,令人更加感到离别的哀伤。古往今来,人们的聚会与离散就像山头的云彩一样,时聚时散。昨夜的明月照耀着千里晴空,仿佛对人间充满无限的情感。今夜的庭院里,月光依旧皎洁,船只在波浪中轻轻漂浮,月光照映着画船,显得分外轻盈。
注释:
字词注释:
- 阳关:指古代的一种音乐,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 肠断处:形容心中悲痛,像肠子断裂一样。
- 红妆:指用红色妆点的酒,象征离别的宴席。
- 聚散:相聚与分离。
-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柔和。
典故解析:
- 阳关:出自《阳关三叠》,常用于离别之情。
- 岭头云:比喻人生的无常,聚散如同云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友仁,字道甫,号山阳,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词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经历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故土的思念与离愁。
诗歌鉴赏:
米友仁的《临江仙》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词作。开篇以“阳关”引出离别的主题,既是对古曲的引用,也是对情感的直接表达。诗中通过“肠断”一词,强烈地传达了离别时的痛苦与无奈。
接下来的红妆酒斟,更是将离别的场景具体化,令人感受到宴席上的欢愉与心中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聚散”的描绘,引申出人生的无常,正如山峦间变化的云彩,时而聚集,时而散去。
“昨夜晴霄千里月”的描绘则将时间推移到离别后的夜晚,月光如水,照耀着空寂的庭院,诗人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将离别的情感升华,轻柔的船只在波浪中随风而行,仿佛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个人感情的抒发,又有对离别哲理的思考,堪称宋词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曲阳关肠断处:在阳关曲调的悲切处,心如刀绞。
- 临风惨对离尊:面对离别的酒杯,情绪更加沉重。
- 红妆揭调十分斟:酒杯中红妆的酒被倾斟,象征离别的宴会。
- 古来多聚散:自古以来,人们总是经历聚会与离散。
- 正似岭头云:就像山顶的云彩,时聚时散,显得无常。
- 昨夜晴霄千里月:昨晚的明月照耀千里,显得格外清晰明亮。
- 向人无限多情:月光似乎对人间充满了情感。
- 娟娟今夜满虚庭:今夜的月光洒满空旷的庭院,显得温柔。
- 一帆随浪去:小船随着波浪漂流而去。
- 却照画船轻:月光照耀着轻盈的画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聚散比作云彩,形象生动。
- 拟人:月光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对人间的关怀。
- 对仗:整首词有较强的对仗工整感,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关:象征离别。
- 红妆:象征离别宴席的欢愉与哀伤。
- 月光: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船:象征人生旅程的漂泊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曲阳关”中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离别的曲调
- C. 一种饮品
-
诗中提到的“聚散”是指什么?
- A. 朋友间的聚会
- B. 人生中的相聚与分离
- C. 生活中的忙碌
-
“昨夜晴霄千里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思念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对比米友仁的《临江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米友仁更注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而李清照则更细腻地刻画了个人情感的挣扎与坚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米友仁研究》
以上内容为《临江仙》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