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申屠子迪韵 其四》

时间: 2025-01-26 05:22:52

白发干戈际,青山黯霭中。

沙虫联五马,跖卯袭三公。

东海波涛黑,中原草树红。

萧条岩谷底,谁信有春风?

意思解释

次申屠子迪韵 其四

原文展示:

白发干戈际,青山黯霭中。
沙虫联五马,跖卯袭三公。
东海波涛黑,中原草树红。
萧条岩谷底,谁信有春风?

白话文翻译:

在白发苍苍的年纪,经历了战争的边缘,青山在阴霭中显得沉郁。沙虫聚集在五马之旁,跖卯(指古代官员)却袭来,仿佛三公(指三位大臣)也无法幸免。东海的波涛是如此黑暗,中原的草木却在秋冬之际显得红艳。山谷底部一片萧条,谁会相信这里还有春风的到来?

注释:

  • 白发:白发苍苍,象征老年和经历。
  • 干戈:战争的武器,象征战乱。
  • 黯霭:阴沉的云雾,象征沉重的气氛。
  • 沙虫:可能指虫鸣,暗指动乱中的生灵。
  • 五马:古代的传说或指权势人物的随从。
  • 跖卯:古代官员的称号,象征权力。
  • 三公:指古代的三位最高官员,代表权威。
  • 东海:象征浩瀚的波涛。
  • 草树红:象征秋冬的凋零与景象。
  • 萧条:凋零、冷清的状态,象征孤独与绝望。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机。

典故解析:

  • 三公:源于中国古代对最高官职的称谓,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 东海:常用来象征无边的辽阔和深邃,传达一种无奈与渺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士晦,号白云山人,浙江人。其诗歌以情深意切、语言简练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其所引发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王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次申屠子迪韵 其四》是一首表达了王冕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感慨的诗歌。诗的开篇以“白发干戈际”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氛围中,白发象征着他经历的艰难岁月和内心的沉重。接下来的“青山黯霭中”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情绪,青山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他对国家忧患的隐喻。

诗中“沙虫联五马,跖卯袭三公”一句,展现了权力与生命的脆弱,以及在这动荡时代中,连权贵也难以逃避乱世的侵袭。东海的波涛象征着浩瀚的命运,而中原草树的红色则暗示了凋零与失落。最后一联“萧条岩谷底,谁信有春风”以极致的对比,表现出对未来的怀疑与无奈,虽然春风象征着希望,但在此诗中却显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王冕对当时动荡社会的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干戈际:白发象征老年与沧桑,干戈指战争,展现了作者经历的艰难。
  • 青山黯霭中:青山在阴霭中显得沉重,暗示着时代的压迫感。
  • 沙虫联五马:虫鸣与权势的结合,表现出战争对生灵的影响。
  • 跖卯袭三公:权力的象征遭到侵扰,显示出社会动荡。
  • 东海波涛黑:黑暗的波涛象征着不可测的未来。
  • 中原草树红:秋冬的景象,暗示失落与绝望。
  • 萧条岩谷底:自然与人心的萧条,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 谁信有春风:对未来的怀疑,春风象征希望却难以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发干戈”比喻了岁月的艰辛。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与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年老与经历。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乱。
  • 青山:象征自然的沉重与历史的厚重。
  • 波涛:象征命运的不可预测。
  • 草树红:象征失落与秋冬的凋零。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发干戈际”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经验与沧桑
    C. 快乐
    D. 失落

  2. “东海波涛黑”中的“黑”代表什么? A. 明亮
    B. 幸福
    C. 不确定与忧虑
    D. 冷静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战争的赞美
    C. 对时局的忧虑与人生的思考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王冕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王冕更加关注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王冕的情感更为沉郁,而李白的作品则显得更为乐观与豁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