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兴 十九》

时间: 2025-01-11 16:51:13

草径如蛇绾,茅庐比斗宽。

溪声归夜响,山气入春寒。

且自师伊尹,毋劳说谢安。

有时闲纵步,长啸白云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径如蛇绾,茅庐比斗宽。
溪声归夜响,山气入春寒。
且自师伊尹,毋劳说谢安。
有时闲纵步,长啸白云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幽静的景象:小路弯曲如蛇,茅屋比斗篷还要宽敞。溪水的声音在夜晚回荡,山间的气息透着春天的寒意。与其向伊尹学习,不如无需劳神去说谢安。偶尔在山中悠然自得,长啸一声,仿佛在呼唤白云。

注释

字词注释

  1. 草径:用草木铺成的小路。
  2. 如蛇绾:形容小路弯曲蜿蜒,像蛇一样缠绕。
  3. 茅庐:用茅草盖成的房屋。
  4. 比斗宽:形容茅庐的宽敞,比斗篷还要宽。
  5. 溪声:溪水流动的声音。
  6. 归夜响:夜晚溪水的回响声。
  7. 山气:山间的气息。
  8. 春寒:春天的寒意。
  9. 师伊尹:指向古代贤者伊尹学习。
  10. 毋劳说谢安:不要费心去谈论谢安(古代名士)。
  11. 闲纵步:悠闲地漫步。
  12. 长啸:高声呼喊。
  13. 白云端:在高空中的白云。

典故解析

  • 伊尹:伊尹是商朝的宰相,以智谋和德行著称,象征着贤良。
  • 谢安:东晋名士,以其隐逸生活和清白名望而著称,常被后人追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山中杂兴十九》创作于王冕隐居山林期间,反映了他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及对历史名士的思考,表达了与世无争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起始两句用“草径如蛇绾,茅庐比斗宽”描绘出一个幽静的山中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和宽阔的感觉。这里的“蛇”与“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自然的曲折,也有居所的开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舒展。

接下来的“溪声归夜响,山气入春寒”则通过声音和气息的描绘,营造了动静结合的自然氛围,流动的水声和清冷的山气让人在宁静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清新。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名士的看法,伊尹与谢安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无所依恋,体现了隐士的洒脱和超然。

最后一句“有时闲纵步,长啸白云端”,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悠闲的步伐与长啸的动作,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然的亲近,仿佛在呼唤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境界。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王冕作为一位诗人和画家的深厚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径如蛇绾:小路蜿蜒曲折,给人以自然生动的感觉。
  • 茅庐比斗宽:茅屋的宽敞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舒适和自在。
  • 溪声归夜响:溪水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更加悠扬,暗示自然的宁静。
  • 山气入春寒:春天的寒气带来了一种清新感,显示了山中的气候特征。
  • 且自师伊尹:提到伊尹,表明诗人心向贤士的理想。
  • 毋劳说谢安:对谢安的提及,暗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放下。
  • 有时闲纵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散步的向往。
  • 长啸白云端:长声呼啸,体现了诗人心灵的畅快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草径如蛇绾”,形象生动。
  • 对仗:如“溪声归夜响,山气入春寒”,形成音韵和谐。
  • 拟人:溪水的声音仿佛在诉说,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倡导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强调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草径:自然的路径,象征着通往自由的道路。
  2. 茅庐:隐逸生活的象征,表现诗人的生活态度。
  3. 溪声:自然的声音,代表着宁静与和谐。
  4. 山气:气息的清新,体现自然的魅力。
  5. 白云:象征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草径如蛇绾”中的“蛇”指的是什么?
    A. 形状
    B. 动物
    C. 颜色
    D. 声音

  2. 诗中提到的“伊尹”代表了什么样的形象?
    A. 仕途名士
    B. 隐士
    C. 贤者
    D. 战士

  3. “长啸白云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自由与畅快
    C. 疲惫
    D. 忧虑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冕的其他诗作,如《山中杂兴》系列,展现其相似的自然主题和隐逸情怀。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冕的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二者均描绘自然,但王冕更注重宁静与隐逸,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2. 《王冕诗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4. 《诗经与古诗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