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杂诗二十首》

时间: 2025-04-28 08:17:37

竿头注腐鼠,水次野蜂知。

每视衔飞翅,因薰劚取陴。

绛囊千里道,乾蛹百钧驰。

尽入公侯第,雕盘助酒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竿头注腐鼠,水次野蜂知。
每视衔飞翅,因薰劚取陴。
绛囊千里道,乾蛹百钧驰。
尽入公侯第,雕盘助酒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在竿头上注满了腐鼠的液体,在水边野蜂也能察觉到它的存在。每当看到飞来的翅膀,我就想起了那熏蒸的气味,仿佛在攻打高墙。红色的囊袋可以通往千里之外,干燥的蛹也能在百钧之力下飞驰。最终,所有的东西都被带到了公侯的府邸,精美的雕盘帮助我们饮酒。


注释:

  • 竿头:指竿子的顶端,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高位或权力。
  • 注腐鼠:腐鼠的液体可能象征着腐败或不洁。
  • 水次:水边、岸边。
  • 衔飞翅:指飞来的昆虫,可能象征着自由或某种希望。
  • 薰劚:熏蒸的气味,可能暗示某种引诱或诱惑。
  • :高墙,象征阻碍或困难。
  • 绛囊:红色的囊袋,象征财富或通往远方的路。
  • 乾蛹:干燥的蛹,象征潜力或即将蜕变的状态。
  • 雕盘:精美的盘子,象征奢华或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宗弼,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中。他的诗风清新典雅,以写景抒情见长,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宣州杂诗二十首》是梅尧臣在宣州任职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在官场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腐败的思考。开头描绘了竿头上的腐鼠液体,营造出一种不洁的意象,暗示着权力的腐败与堕落。接着,诗人引入野蜂的意象,象征着对腐败的警觉与反应,暗示即使在腐败的环境中,依然有生机与希望的存在。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绛囊千里道”与“乾蛹百钧驰”的描写,展现了财富与潜力的双重特征,似乎在说,尽管社会腐败,依然有人在追寻成功与理想。最后,诗人提到“尽入公侯第”,则是对权力中心的揭示,借用“雕盘助酒卮”的意象,表现出奢华与享乐的对比,暗示在权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暗与腐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腐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竿头注腐鼠:竿子的顶端注满了腐臭的鼠液,暗示腐败的状态。
  2. 水次野蜂知:水边的野蜂感知到腐臭,象征着对腐败的敏感。
  3. 每视衔飞翅:每当看到飞来的昆虫,隐喻对自由与希望的追求。
  4. 因薰劚取陴:由于熏蒸的气味想起高墙的攻克,暗示斗争与挑战。
  5. 绛囊千里道:红色囊袋通向千里之地,象征着财富与前途。
  6. 乾蛹百钧驰:干燥的蛹在百钧之力下飞驰,暗示潜力与爆发。
  7. 尽入公侯第:一切都汇聚到权贵的府邸,揭示权力中心的奢华。
  8. 雕盘助酒卮:精美的盘子助兴饮酒,反映享乐与奢侈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腐鼠的液体比作权力的腐败。
  • 象征:野蜂象征对腐败的警觉,绛囊象征财富与理想。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揭示了权力的腐败与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腐败现象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腐鼠:象征腐败与不洁。
  • 野蜂:象征警觉与希望。
  • 绛囊:象征财富与理想。
  • 雕盘:象征奢华与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竿头注腐鼠”所象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A. 美好
    • B. 腐败
    • C. 自由
  2. 诗中提到的“绛囊千里道”代表了什么?

    • A. 财富与理想
    • B. 贫穷与困境
    • C. 自然景色
  3. “尽入公侯第”隐含的含义是什么?

    • A. 归隐田园
    • B. 权力的中心
    • C. 普通百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涉及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的作品。
  • 李白《将进酒》:表现奢华与享乐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梅尧臣《宣州杂诗》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象,但梅尧臣更关注社会现实,而王维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