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

时间: 2025-01-10 22:41:01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对往昔的追忆。叶子在风中轻轻翻动,斜桥对面是一个小门。芦苇花是洁白的,柳絮则让人感到温暖。西施在寻找遗留的宫殿,王昭君则在寻觅故乡的村庄。年年芳香的花草都已凋零,今天只能与败落的兰荪告别。

注释:

  • :再、又。
  • 斜桥:指的是倾斜的桥。
  • 芦花:指芦苇的花,白色的花朵。
  • 柳絮:柳树的绒毛,春天时飘飞的柳絮。
  • 西子: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着美丽与悲情。
  • 昭君: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出塞和亲而闻名。
  • 年年芳物尽:年复一年,芳香的植物逐渐枯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写作情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蕴含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高峰期。社会动荡,个人感情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在诗中有所体现。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织。开篇的“叶叶复翻翻”便让人感受到春风的轻柔,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岁月的流逝。斜桥与侧门的描写则暗示了生活中那些隐秘而又亲近的空间,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接下来的“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更通过对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是在感慨美好时光的流逝。诗中提到的西子与昭君,则是对古代美人命运的同情与思考,象征着个人的追寻与失落。结尾一句“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更是点明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易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叶叶复翻翻:描绘春风轻拂,树叶摇曳的景象,生动展现了春日的气息。
    2. 斜桥对侧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3. 芦花惟有白:白色芦花的描写,给人以纯洁的美感,同时也带来一丝淡淡的忧伤。
    4. 柳絮可能温:柳絮的温暖感,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气氛,带有春天的气息。
    5. 西子寻遗殿:西施的寻觅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
    6. 昭君觅故村:王昭君的寻找则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7. 年年芳物尽:时间的流逝使美丽的事物渐渐消逝,感叹生命的短暂。
    8. 来别败兰荪:与即将凋零的兰荪告别,表现出无奈与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西子和昭君的形象,隐喻着对美的向往与失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结构,如“叶叶复翻翻”与“年年芳物尽”。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古代美人的追寻,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爱情与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伤。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机与青春。
  • 芦花:代表纯洁与脆弱的美。
  • 柳絮:象征着温暖与柔情。
  • 西子与昭君:代表着历史的美与失落,情感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谁?

    • A. 王昭君
    • B. 西施
    • C. 貂蝉
  2. 诗中“年年芳物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春天的期待
  3. “芦花惟有白”中的白色象征着?

    • A. 幸福
    • B. 纯洁与脆弱
    • C.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白居易同为唐代著名诗人,但两人的风格迥异。李商隐的诗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内心的思考,如《蝶》中的深情与惆怅;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现实主义,直白而通俗,常常关注民生疾苦,如《琵琶行》。两者的作品在情感表达和主题关注上各有千秋,值得读者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全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