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宋代〕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感慨,问谁能真正欣赏西湖的美好,认为美景无时无刻。诗中描绘了飞舞的船只追逐着,各种花间的醉意,暗示人们对美景的贪恋。而在闲适的栏杆处,阳光斜照在芳草上,水面遥远,烟雾缥缈,一只白鹭轻轻飞过,展现了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注释
- 飞盖:指的是轻快的船只,形容水上活动。
- 玉卮:指盛酒的器具,象征饮酒作乐。
- 闲凭阑干:意指悠闲地倚靠在栏杆上,体现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 芳草斜晖:描述傍晚时分,阳光斜照在芳草上,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沧洲:指遥远的水边,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有较高的成就,积极参与改革,文学上则以散文、诗词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其人生阅历丰富、对自然的感悟加深之时。西湖作为他生活和创作的重要背景,成为他诗歌中常常描绘的对象。
诗歌鉴赏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的词作。诗中以西湖为背景,传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热爱与思考。开篇以“何人解赏”引出,似乎在质疑世人对西湖美景的理解与欣赏,表明一种对美的向往与失落。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活动中的人们与静谧的自然之间的对比,突显出一种贪恋美景的心态,尤其是“贪向花间醉玉卮”,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沉醉与留恋。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闲适的自我,描述了“闲凭阑干”的宁静,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最后一句“一点沧洲白鹭飞”更是将整首词的意境升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整首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与闲适,也反映了欧阳修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人解赏西湖好:开篇设问,表达对西湖美景欣赏者的怀疑,暗示人们常常未能真正理解自然之美。
- 佳景无时:美景常在,任何时候都值得欣赏。
- 飞盖相追:描绘水面上船只的轻快活动,象征生活的欢快与活力。
- 贪向花间醉玉卮:人们沉迷于花间的美景与酒宴,表现出对享乐的向往。
- 谁知闲凭阑干处:反转视角,暗示在喧闹中,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 芳草斜晖:描绘黄昏时分,阳光斜照在芳草上,营造温暖而舒适的氛围。
- 水远烟微:形容远处的水面与薄雾,增添诗的层次感与深远意境。
- 一点沧洲白鹭飞:以白鹭的飞翔结束,象征自由与宁静,呼应全诗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美景比作人们心灵的向往与追求。
- 对仗:如“水远烟微”与“芳草斜晖”,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用“谁知”将人类情感赋予自然景物,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们沉迷享乐的反思,强调了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美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飞盖:代表人们的活动与生活的热情。
- 玉卮:象征享乐与醉意。
- 芳草:代表自然的生命力与生机。
- 白鹭:象征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哪个自然景观?
- A. 西湖
- B. 泰山
- C. 长江
-
“飞盖”指的是什么?
- A. 船只
- B. 花朵
- C. 亭子
-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 A. 鸳鸯
- B. 白鹭
- C. 喜鹊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诗作,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对历史的思考。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词,涉及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采桑子》都描绘了江河湖泊的美景,但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缠绵,而《采桑子》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欧阳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