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明皇幸西蜀)》
时间: 2025-01-11 02:24: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蛾眉修绿。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金舆远幸匆匆速。奈六军不发人争目。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
白话文翻译
蛾眉修长,翠绿如画。正是君王宠爱之时,轻盈舞蹈伴随着丝竹之音。在华清池赐浴的瑶池之中,五家聚会之处,山谷中花儿盛开。百里之内,遗落的簪子和耳环,都是珍贵的宝钿珠玉。突然听到骑兵的鼓声喧哗,霓裳羽衣曲显得寂寞。金舆匆匆远行,无奈六军不发,人们争相目睹。明眸皓齿难以留恋,心碎之处,绣囊依然散发着香气。剑阁险峻,更何况那铃声,伴随着雨水连续不断。徒留千古伤神之情,尽数绘入生绡画幅之中。
注释
- 蛾眉修绿:形容女子眉毛修长而美丽。
- 曼舞丝竹:指轻盈的舞蹈和优美的音乐。
- 华清赐浴瑶甃:华清池是唐代皇家温泉,瑶甃指玉石砌成的池子。
- 五家会处:指五家贵族的聚会。
- 百里遗簪堕珥:形容贵族妇女遗落的珠宝。
- 突骑鼙鼓声喧:指突然响起的战鼓声。
- 寂寞霓裳羽衣曲:指唐代著名的舞蹈《霓裳羽衣曲》。
- 金舆远幸匆匆速:指皇帝的车驾匆匆离去。
-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指军队不出发,人们争相观看。
- 明眸皓齿难恋:形容美丽的女子难以留恋。
- 肠断处绣囊犹馥:形容心碎之处,绣囊依然散发香气。
- 剑阁峥嵘:指剑阁险峻。
- 谩留与千古伤神:指徒留千古伤神之情。
- 尽入生绡幅:指将这些情感绘入画幅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沉郁顿挫,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雨霖铃(明皇幸西蜀)》是李纲在宋代创作的,借用了唐代明皇(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往西蜀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逃亡西蜀的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悲凉。诗中“蛾眉修绿”、“曼舞丝竹”等词句,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宫廷生活,而“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则突显了战乱带来的突变和凄凉。诗的结尾“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将这种悲凉情感凝结成永恒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蛾眉修绿:以女子美丽的眉毛比喻国家的繁荣。
- 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描绘宫廷的繁华景象。
- 华清赐浴瑶甃:指唐玄宗在华清池的享乐生活。
- 五家会处,花盈山谷:描绘贵族聚会的盛况。
- 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形容贵族妇女遗落的珠宝,暗喻国家的衰败。
- 听突骑鼙鼓声喧:战鼓声响起,预示着战乱的到来。
- 寂寞霓裳羽衣曲:昔日繁华的舞蹈如今显得寂寞。
- 金舆远幸匆匆速:皇帝的车驾匆匆离去,暗喻国家的逃亡。
-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军队不出发,人们争相观看,暗喻国家的混乱。
- 明眸皓齿难恋:美丽的女子难以留恋,暗喻国家的衰败。
- 肠断处绣囊犹馥:心碎之处,绣囊依然散发香气,暗喻国家的悲凉。
- 剑阁峥嵘:剑阁险峻,暗喻国家的艰难。
- 何况铃声,带雨相续:铃声伴随着雨水,暗喻国家的凄凉。
- 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将这种悲凉情感凝结成永恒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蛾眉修绿”比喻国家的繁荣。
- 拟人:如“寂寞霓裳羽衣曲”拟人化舞蹈。
- 对仗:如“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逃亡西蜀的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悲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蛾眉修绿:美丽的眉毛,象征国家的繁荣。
- 曼舞丝竹:轻盈的舞蹈和优美的音乐,象征宫廷的繁华。
- 华清赐浴瑶甃:华清池的享乐生活,象征国家的繁荣。
- 五家会处,花盈山谷:贵族聚会的盛况,象征国家的繁荣。
- 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贵族妇女遗落的珠宝,象征国家的衰败。
- 突骑鼙鼓声喧:战鼓声响起,象征战乱的到来。
- 寂寞霓裳羽衣曲:昔日繁华的舞蹈如今显得寂寞,象征国家的衰败。
- 金舆远幸匆匆速:皇帝的车驾匆匆离去,象征国家的逃亡。
-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军队不出发,人们争相观看,象征国家的混乱。
- 明眸皓齿难恋:美丽的女子难以留恋,象征国家的衰败。
- 肠断处绣囊犹馥:心碎之处,绣囊依然散发香气,象征国家的悲凉。
- 剑阁峥嵘:剑阁险峻,象征国家的艰难。
- 何况铃声,带雨相续:铃声伴随着雨水,象征国家的凄凉。
- 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将这种悲凉情感凝结成永恒的画面,象征国家的悲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蛾眉修绿”比喻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国家的繁荣 C. 宫廷的繁华 D. 战乱的到来
-
“寂寞霓裳羽衣曲”指的是什么? A. 战乱的到来 B. 国家的衰败 C. 昔日繁华的舞蹈 D. 国家的逃亡
-
诗的结尾“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表达了什么? A. 国家的繁荣 B. 国家的衰败 C. 国家的悲凉 D. 国家的逃亡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白居易《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同样涉及国家兴衰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纲的《雨霖铃(明皇幸西蜀)》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但李纲的诗更多地借用了历史事件,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