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国子监感昔有怀》

时间: 2025-02-04 16:19:47

十载虞庠路,依然目所存。

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

迥阁珍图秘,长廓審像昏。

旧徒皆突弁,故友即尘根。

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

范云身寖老,何术谢君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载虞庠路,依然目所存。
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
迥阁珍图秘,长廊審像昏。
旧徒皆突弁,故友即尘根。
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
范云身寖老,何术谢君恩。

白话文翻译

十年来我走在虞庠的路上,眼前的一切依然如故。
高大的槐树记得我经过的市场,秋天的河水认识我走过的桥门。
遥远的阁楼里珍藏着神秘的图画,长廊中审察的画像显得昏暗。
旧时的学生们都戴着高帽,老朋友们已经离世。
过去我穿着黑色的衣服,现在我有了官职和车马。
范云的身体渐渐衰老,我该如何报答君王的恩情呢?

注释

  • 虞庠:古代的学校名。
  • 目所存:眼前所见。
  • 高槐:高大的槐树。
  • 经市:经过市场。
  • 秋水:秋天的河水。
  • 迥阁:遥远的阁楼。
  • 珍图秘:珍藏的神秘图画。
  • 審像昏:审察的画像显得昏暗。
  • 突弁:戴着高帽。
  • 尘根:指已故的人。
  • 衣成缁:穿着黑色的衣服。
  • 禄有轩:有了官职和车马。
  • 范云:诗人自指。
  • 寖老:渐渐衰老。
  • 谢君恩:报答君王的恩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工于诗,有《宋景文集》传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重返国子监时的感慨之作。诗中回忆了过去的学习生活,对比了现在的官场生涯,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国子监旧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学习生活的深情怀念。诗中“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等句,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追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如“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身份变化,体现了诗人对君恩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宋祁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载虞庠路,依然目所存。”:诗人回忆十年来在国子监的学习生活,眼前的一切依然如故。
  2. “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高大的槐树和秋天的河水见证了诗人的过往。
  3. “迥阁珍图秘,长廊審像昏。”:遥远的阁楼和长廊中的画像,增添了诗中的神秘感。
  4. “旧徒皆突弁,故友即尘根。”:旧时的学生们和老朋友们,有的已经离世。
  5. “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过去穿着黑色的衣服,现在有了官职和车马。
  6. “范云身寖老,何术谢君恩。”:诗人自指身体渐老,思考如何报答君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槐记经市,秋水识桥门”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旧徒皆突弁”中的“突弁”比喻学生们戴着高帽。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国子监旧地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学习生活的怀念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槐:象征着诗人的学习生活。
  • 秋水:象征着诗人的过往时光。
  • 迥阁:象征着神秘和遥远。
  • 长廊:象征着诗人的回忆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槐记经市”中的“高槐”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学习生活 B. 诗人的官职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家庭

  2. 诗中“昔在衣成缁,今还禄有轩”反映了什么? A. 诗人的家庭变化 B. 诗人的身份变化 C. 诗人的朋友变化 D. 诗人的学习变化

  3. 诗中“范云身寖老,何术谢君恩”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感激之情 B. 诗人的思考之情 C. 诗人的怀念之情 D. 诗人的悲伤之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回忆旧日时光,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比,宋祁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旧日时光的具体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有详细解析。
  • 《宋代文学史》:对宋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