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百姓吟(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时间: 2024-09-19 21:5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白话文翻译:
在没有火的寒冷土地上,我只能睡在地上,半夜里只听到人们的呼号。
寒冷的箭矢从何而来,像刺人的荆棘针一样,让人受尽折磨。
霜冻吹破了四面的墙壁,苦痛无处可逃。
高堂上敲钟饮酒,直到天亮才听到烹饪的声音。
寒冷的人宁愿变成蛾子,去烧死那美丽的脂膏。
美丽的脂膏在仙境的罗网中,被虚幻地包围着,经历了千万次的遭遇。
最终只会落地而死,踏地而游荡。
游荡的人又是谁呢?是那位心情郁郁的君子。
注释:
- 炙地:指没有火的地面,形容寒冷。
- 冷箭:比喻寒冷袭来,令人感到痛苦。
- 棘针:形容刺人的风寒。
- 高堂:指高大的房屋,通常是富贵人家的住所。
- 华膏:指美丽的脂膏,象征富贵的享受。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此处指忧愁的士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氏,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悲凉的情感和对社会底层的关怀而著称。他的诗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社会思考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寒地百姓吟》写于唐代,正值天灾人祸频发,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百姓在寒冷中受苦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切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诗歌鉴赏:
《寒地百姓吟》是一首深情而沉重的诗作,展现了唐代社会动荡时期,百姓在严寒和困苦中挣扎求生的悲惨景象。诗中开头两句“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以极简的语言描绘了寒冷的夜晚,百姓在无火的情况下只能在地上睡觉,周围充满了痛苦的呼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助和绝望。
接下来的“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则将寒冷的痛苦形象化,仿佛有无形的箭矢和荆棘在刺痛着人们的肌肤,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苦痛感。此时,诗人不仅是在描述具体的外在环境,更是在描绘一种内心的煎熬。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则对比了富贵与贫苦,暗示了上层社会的奢华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将寒者的愿望与自然界的生死循环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百姓的无助、悲惨与倔强,传达出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火炙地眠:没有火焰的土地上只能在寒冷中睡觉。
- 半夜皆立号:深夜时分,周围传来痛苦的呼号声。
- 冷箭何处来:寒冷的侵袭如同无形的箭矢,令人受尽折磨。
- 棘针风骚劳:刺人的寒风如荆棘般刺痛着身体。
- 霜吹破四壁:霜冻穿透了四周的墙壁,象征着无处可逃的苦痛。
- 苦痛不可逃:深重的苦痛是无法逃避的。
- 高堂搥钟饮:在富贵人家的高堂上敲钟饮酒。
- 到晓闻烹炮:直到天明才听到烹饪的声音,暗示着富人生活的奢华。
- 寒者愿为蛾:寒冷的人宁愿化作蛾子,象征着对死亡的渴望。
- 烧死彼华膏:愿意去烧死那美丽的脂膏,暗示着对富贵享受的无奈。
- 华膏隔仙罗:美丽的脂膏被仙境的网罗隔开,象征着高不可攀的奢华。
- 虚绕千万遭:经历了无数次的遭遇,暗示着无数苦难的轮回。
- 到头落地死:最终只会落得一死,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踏地为游遨:在死亡面前只能游荡,象征着对生死的无奈。
- 游遨者是谁:游荡的人又是谁呢?
- 君子为郁陶:是那位心情郁郁的君子,暗指有德行的人对社会苦难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冷比作“冷箭”,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
- 对仗:如“高堂搥钟饮”和“到晓闻烹炮”,形成对比,突显社会差距。
- 拟人:将寒风、霜冻等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百姓在寒冷中的苦痛,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底层人民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冷:代表苦难与绝望的环境。
- 蛾子:象征着对死亡的渴望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 钟声:象征着富贵生活的对比,提醒人们关注社会的不平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火炙地眠”的意思是什么?
- A. 有火的地方睡觉
- B. 在没有火的地上睡觉
- C. 在温暖的床上睡觉
-
诗中提到的“高堂”指的是什么?
- A. 富贵人家的房屋
- B. 一座寺庙
- C. 一个市场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A. 冷箭
- B. 蛾子
- C. 钟声
答案:
- B
- A
- A、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卖炭翁》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社会苦难的深切关注,但《春望》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对国家的影响,而《寒地百姓吟》则着重描绘了个体的生存困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