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时间: 2025-01-11 02:55:28

丝管霜天夜,烟尘淮水西。

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丝管霜天夜,烟尘淮水西。
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

白话文翻译

在霜寒的夜晚,乐器声飘荡,烟雾弥漫在淮水的西边。明天就要出征了,不如今晚一起喝个痛快,醉得像泥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丝管:指乐器,古代常用于宴会或庆祝活动。
  • 霜天夜:霜降后,天气寒冷的夜晚。
  • 烟尘:指战乱或旅途中的尘土,暗示着即将出征的紧张气氛。
  • 淮水:指淮河,流域广泛,常作为古诗中的描写对象。
  • 相伴:一起陪伴,表示友情和联结。
  • 醉如泥:形容酒醉得失去知觉,像泥一样软弱无力。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征去”,暗示了战乱的背景,古代士人常以酒助兴,表达对即将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公元740年-约公元80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莲,晚唐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一。戴叔伦以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战乱频仍的时期,士人多有出征之事,诗人为表达对友人的怜惜和对未来的忧虑,借酒浇愁,借此诗劝友共饮,显示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即将别离之际的复杂心情。首句“丝管霜天夜”设定了寒冷的氛围,乐器声响起,增添了宴会的热闹与温情。接着“烟尘淮水西”点出即将出征的背景,烟尘笼罩下,隐喻着战争的残酷与不确定性。最后两句“明朝上征去,相伴醉如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醉酒的状态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刻画了离别时的忧伤与对友谊的重视,展现了诗人胸中难以言表的情感。诗中既有对未来的惆怅,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丝管霜天夜: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乐器声响起,营造出一种温暖的聚会氛围。
  • 烟尘淮水西:将视线转向即将出征的情景,暗示着战争的到来,烟尘与淮水的结合,增添了诗的厚重感。
  • 明朝上征去:直接表达了出征的时间,增强了时效性,预示着离别的临近。
  • 相伴醉如泥:表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劝友共饮,展现出一种豪情与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比作“泥”,形象地表达了醉酒后的无力感。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描绘了环境,后半部分则表达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忧愁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出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无奈与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管:象征着欢快的聚会氛围,体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渴望寻求的安宁。
  • 霜天夜:代表了寒冷与孤独,暗示着即将面临的艰难。
  • 烟尘:暗示战争的残酷,预示着未来的动荡不安。
  • 醉如泥: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友情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丝管”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植物
  2.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明朝”是指什么时间?

    • A. 明天
    • B. 昨天
    • C. 现在
  3. “醉如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 A. 清醒
    • B. 醉酒无力
    • C. 高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友情的珍视,但更多的是对友情的赞美与不舍。而戴叔伦的《将赴行营劝客同醉》则更加强调了在离别前的豪情与醉意,体现了士人面对战争时的无奈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戴叔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