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时间: 2025-01-11 02:39:54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风传鼓角霜侵戟,

云卷笙歌月上楼。

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 许浑〔唐代〕

朝宴华堂暮未休,
几人偏得谢公留。
风传鼓角霜侵戟,
云卷笙歌月上楼。
宾馆尽开徐稚榻,
客帆空恋李膺舟。
谩夸书剑无知己,
水远山长步步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崔公的宴会上,早上在华丽的堂前用餐,晚上却仍未散去,只有少数人才得以留住。风中传来鼓声和号角声,霜气侵袭着戟杆;云彩卷动,笙歌声在月光下的楼阁中回荡。宾馆的徐稚榻都已摆开,客人的船只空荡荡地怀恋着李膺的舟船。无意中夸耀自己书剑无知己的孤独,水远山长,步步都是愁绪。

注释:

  • 朝宴华堂:指早晨在华美的大厅中宴饮。
  • 几人偏得谢公留:意为只有少数人得以留在宴会中,谢公是指谢安,古代名士。
  • 风传鼓角霜侵戟:描述外界寒冷的气候和宴会的热闹。
  • 云卷笙歌月上楼:月光下的楼阁,笙歌声与云彩相映成趣。
  • 宾馆尽开徐稚榻:宾馆中徐稚榻的摆放,表示宴会的热闹。
  • 客帆空恋李膺舟:李膺是古代名士,诗人对李膺的怀念之情。
  • 谩夸书剑无知己:无意中夸耀自己,感到孤独。
  • 水远山长步步愁: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水与山的遥远象征着孤独的长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安,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其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与人事相结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许浑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反映出对友情与知己的渴望,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是一首描绘友谊与孤独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与外部环境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开篇的“朝宴华堂暮未休”,让人感受到宴会的喧闹与欢愉,但随之而来的“几人偏得谢公留”,却透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虽然身处热闹的宴会,但内心却感到孤独,似乎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他。

中间的意象描绘尤为生动,“风传鼓角霜侵戟”,在描绘宴会热闹的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的寒冷,赋予了诗歌一种清冷的气息。与此同时,“云卷笙歌月上楼”,则描绘了月光下的楼阁与笙歌声,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结尾部分,“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水与山的遥远象征着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宴华堂暮未休:早晨的宴会在华丽的大厅中,直到晚上仍未结束,描绘出宴会的热闹。
    • 几人偏得谢公留:只有少数人能被谢公留住,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风传鼓角霜侵戟:外界的寒冷与宴会的热闹形成对比。
    • 云卷笙歌月上楼:月色下的楼阁与音乐交融,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 宾馆尽开徐稚榻:宾馆中的徐稚榻已尽情铺开,显示了宴会的热闹。
    • 客帆空恋李膺舟:诗人怀念李膺,表达对知己的向往。
    • 谩夸书剑无知己:无意间夸耀自己,感到孤独无比。
    • 水远山长步步愁:水与山的遥远象征着孤独,愁绪随之而来。
  • 修辞手法

    • 对比:宴会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月光、笙歌、船只等意象,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 比喻:水远山长象征着遥远的友情与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知己的渴望,同时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意象分析:

  • 华堂:象征着热闹与繁华的宴会场所。
  • 鼓角:代表宴会的热闹与外界的寒冷。
  • 笙歌:象征着欢乐与美好的时光。
  • 李膺舟:象征着知己与友情的怀念。
  • 水远山长:象征着孤独与远方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朝宴华堂暮未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宴会的热闹
    B. 内心的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D. 友情的珍贵

  2. “水远山长步步愁”中的“水远山长”象征着什么? A. 旅行的疲惫
    B. 友情的遥远
    C. 生活的艰辛
    D. 时间的无情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都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刻思考与孤独感,但前者更侧重于亲情的思念,后者则更加强调知己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