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箬》

时间: 2024-09-19 21:45:14

功成归去作飞仙,箬下遗丹不浪传。

千载岂皆无遇者,要须种植验前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功成归去作飞仙,
箬下遗丹不浪传。
千载岂皆无遇者,要须种植验前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成就和归隐生活的思考。诗人认为,成功之后归隐如同飞仙一般,留下的丹药(象征着成就)却不会随意传播。千年之中,难道就没有人能遇到这种机缘?要想得到,必须通过种植和实践来验证自己过往的缘分。


注释

  • 功成:指获得成功。
  • 飞仙:指成仙,隐居于山林之中,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
  • :一种植物,古代常用来制作雨具和遮阳物。
  • 遗丹:留下的丹药,比喻成就或遗产。
  • 浪传:随意传播,不加选择。
  • 千载:千年,形容漫长的时间。
  • 遇者:能相遇的人,指有缘人。
  • 种植:比喻实践和努力。
  • 前缘:指过往的缘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枢,字文卿,号洮水,宋代诗人,生于江南,精通诗文,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施枢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中,表达了他对成就的看法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代,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无骨箬》是一首探讨成功与归隐关系的诗。首句“功成归去作飞仙”把成就与超然的境界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隐喻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接着,诗人提到“箬下遗丹不浪传”,以“箬”作为遮蔽之物,象征着隐匿与低调的处世哲学,隐喻成功后的低调与内敛,强调了对不随意分享成就的态度。

接下来的“千载岂皆无遇者”,诗人反问,千年之中难道没有能够相遇的人吗?这句话引发了对缘分的思考,暗示成功与机缘的复杂关系。最后一句“要须种植验前缘”,强调了实践与努力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缘分并非偶然,而是需要亲自去耕耘和体验。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彰显了施枢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超然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功成归去作飞仙:诗人将成功的归隐比作飞仙,表现了他向往超脱世俗的生活。
  2. 箬下遗丹不浪传:指留下的成就不会随意传递,强调低调与内省。
  3. 千载岂皆无遇者:质疑千年间是否真的没有缘分的人,表达对机缘的思考。
  4. 要须种植验前缘:指出缘分需要通过努力与实践来获得,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成功与飞仙相提并论,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反问: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增强了诗的深度。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成功、缘分与努力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仙:象征超脱与自由。
  • :代表遮蔽与隐秘。
  • :象征成就与遗产。
  • 种植:代表实践、努力与因果关系。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传达了施枢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功成归去作飞仙”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向往权力
    B. 向往隐逸
    C. 向往繁华
    D. 向往冒险

  2. 诗人提到“遗丹不浪传”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成就应该分享
    B. 成就应低调处理
    C. 成就不重要
    D. 成就需公开

  3. 诗中“要须种植验前缘”强调了什么? A. 缘分是偶然的
    B. 努力与实践的重要性
    C. 缘分无法改变
    D. 成就来自运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施枢的《无骨箬》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都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作品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而施枢则通过隐喻和哲理探讨了成功与缘分的关系,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