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臮《述书赋》后》
时间: 2025-01-11 16:4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白话文翻译:
受命离开故乡,思念家乡时常让我心痛。
季江的水波依旧荡漾,子敬的琴声却已不再。
我弟弟如同往昔那样,才华与名声都受到宠爱与光耀。
他写诗通达《小雅》,献赋时却掩盖了《长杨》。
流浪已三千里,悲鸣的诗句多达百万行。
庭前的紫荆树,何时才能再度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 受命:接受命令。
-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伤。
- 季江:指江水,常用于表达江河的流淌。
- 子敬:指古代诗人,可能是指有名的琴师。
- 荷宠:承受宠爱。
- 小雅: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 长杨:指《长杨》这首诗,代表一种文才。
- 流转:流亡、漂泊。
- 芬芳:花香。
典故解析:
- 小雅:古雅诗歌的一种,常用于表达情感。
- 子敬:可能指的是陶渊明,因其与琴声有关的传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窦蒙受命离家时,表达了对故乡及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的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开头的“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便直接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苦楚,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离别时那种心如刀割的感受。接着,通过季江的描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亲人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子敬与琴亡”,不仅是对昔日情景的回忆,更是对无法再见的无奈。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描绘了弟弟的才华与光辉,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惆怅。最后的“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不确定,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又夹杂着深深的无奈与忧伤。
整首诗情感真切,意象丰富,既有对离别的痛苦,也有对亲情的眷恋,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接受命令离开故乡,思念家乡时每每心如刀割。
-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季江的水波依旧荡漾,昔日的琴声却已消逝。
-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我的弟弟如昔日一般,才华与名声仍受到宠爱。
-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他写诗通达《小雅》,而献赋时却掩盖了《长杨》的光辉。
-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流浪已三千里,悲鸣的诗句多达百万行。
-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庭前的紫荆树,何时才能再度芬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对家乡的思念比作“断肠”,形象生动。
- 拟人:将江水与琴声拟人化,彰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离去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折射出离别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乡:家乡,一种归属感与情感的寄托。
- 紫荆树: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也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思归每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快乐
C. 愤怒 -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中的“才名”指的是什么?
A. 诗的内容
B. 弟弟的才华与名声
C. 生活的困扰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窦蒙的《题弟臮《述书赋》后》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窦蒙的诗中更多地融入了对亲人的情感,而李白则更偏重于对月亮的感慨与思乡的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