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馆冬青树(一作汉阴亭树)》

时间: 2025-01-10 22:34:54

碧树如烟覆晚波,清秋欲尽客重过。

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树如烟覆晚波,
清秋欲尽客重过。
故园亦有如烟树,
鸿雁不来风雨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青翠的树木如烟雾般笼罩着水面,秋天将尽,客人再次经过这里。我的故乡也有这样如烟的树木,但鸿雁不再飞来,风雨交加的时节让我倍感惆怅。

注释:

  • 碧树:青翠的树木。
  • 如烟:比喻树木的颜色和形态轻盈朦胧。
  • :覆盖,遮挡。
  • 晚波:傍晚时分的水波。
  • 清秋:清冷的秋天。
  • 故园:故乡,离开的地方。
  • 鸿雁:大雁,常用作思乡的象征。
  • 风雨多:象征着萧条和孤寂的天气。

典故解析:

“鸿雁”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古人常借鸿雁的迁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嘏,字子美,号简斋,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30年,卒于约799年。他以五言诗著称,作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离愁之际,诗人可能身处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激发了诗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内心情感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开头的“碧树如烟覆晚波”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木和水面交融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而“清秋欲尽客重过”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愁别绪,客人的重访意味着对过往的回忆。接着“故园亦有如烟树”将思念的对象指向故乡,表达了对故乡那种模糊而亲切的怀念。最后一句“鸿雁不来风雨多”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鸿雁的缺席象征着思乡之情的孤独与无奈,风雨的交加则反映了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碧树如烟覆晚波:描绘晚景,青翠的树木如烟雾般飘渺,遮住了水面的波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清秋欲尽客重过:秋天即将结束,诗人作为客人再次路过此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孤独。
    3. 故园亦有如烟树:在故乡也有类似的树木,表明对故乡的依恋与怀念。
    4. 鸿雁不来风雨多:鸿雁不再飞来,象征着思念的失落,而频繁的风雨则加重了心中的忧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的树木比喻轻盈而美丽,体现了自然的柔情。
    • 拟人:通过鸿雁的缺席,赋予自然以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使其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碧树:象征生命与希望。
  • 晚波: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宁静。
  • 鸿雁:象征离愁与思乡之情。
  • 风雨:象征困扰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树如烟”的“烟”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 A. 朦胧
    • B. 清澈
    • C. 高大
    • D. 繁茂
  2. 诗人通过诗中的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A. 鸿雁
    • B. 晚波
    • C. 清秋
    • D. 碧树
  3. 诗中的“清秋”意指什么?

    • A. 秋天的温暖
    • B. 秋天的凋零
    • C. 秋天的繁华
    •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1. A
  2. A,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首寺》

诗词对比

  • 赵嘏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与情感,赵嘏的作品更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在意境上更为深远,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