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月》
时间: 2025-01-11 17:0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梢月
作者: 曹勋 〔宋代〕
院静无声。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
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
喜揖蟾华当松顶,照榭阁细影纵横。
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清。
恍若如临异境,漾凤沼岸阔,波净鱼惊。
气入层汉,疑有素鹤飞鸣。
夜色徘徊迟宫漏,渐坐久露湿金茎。
未忍归去,闻何处重吹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月亮刚刚升起,照耀着重城的景象。周围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松树的小道上弥漫着温暖的风。我高兴地向月亮致意,月光洒在松树顶上,照亮了阁楼的细微影子。手持拐杖,在这明亮的夜色中缓缓行走,衣襟和袖子都显得格外清新。仿佛置身于异境,凤沼的岸边宽阔,水面清澈,鱼儿因惊动而跃出水面。气息渗入了星空,仿佛有白鹤在鸣叫。夜色在宫墙间徘徊,渐渐地,我坐久了,露水打湿了金色的茎。舍不得归去,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
注释:
- 松梢:松树的树梢,象征高洁与清雅。
- 皓月:明亮的月亮,代表宁静和美好。
- 蟾华:指月亮,蟾蜍的光辉。
- 杖策:手持拐杖,表示慢行,体现诗人的从容。
- 凤沼: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与宁静。
- 宫漏:指宫中的漏刻,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感受到月光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美好夜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松梢月》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开篇“院静无声”,即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随着“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月光洒落的悠然夜晚。诗中通过“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伴随着温暖的微风,宛如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诗人以“喜揖蟾华当松顶”来表达对月亮的敬仰,月光如水,洒下细腻的影子,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境界。接下来的“杖策徐步空明里”,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缓慢的步伐让他与这宁静的夜晚更加融为一体。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仿佛在描绘一个人于月下独行,心灵得到洗涤的画面。
最后的“未忍归去,闻何处重吹笙”,既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那份幽静的美好在音乐中得到升华。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一种空灵的境界,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院静无声:描绘了一个静谧的院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月亮刚刚升起,照亮了重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树木在微风中摇曳,松树的小路上带来温暖的风,传递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 喜揖蟾华当松顶: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敬仰和欣喜,月光洒在松树上,形成美丽的景象。
- 照榭阁细影纵横:月光照耀下,阁楼的影子错落有致,展现出细腻的景象。
- 杖策徐步空明里:手持拐杖缓步于明亮的夜间,体现从容与安宁。
- 但襟袖皆清:衣襟和袖子都显得清新,暗示诗人的心境清澈。
- 恍若如临异境:仿佛置身于一个不同的境界,传达出一种超脱的感觉。
- 漾凤沼岸阔,波净鱼惊:描绘出美丽的水面,鱼儿因波动而惊跳,增添了生动的意象。
- 气入层汉,疑有素鹤飞鸣:气息渗透了星空,似乎有白鹤在鸣叫,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 夜色徘徊迟宫漏:夜色在宫墙间徘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悠长。
- 渐坐久露湿金茎:久坐露水湿透了金色的茎,表现了夜晚的清凉与诗人对环境的敏感。
- 未忍归去,闻何处重吹笙:不舍离去,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增添了夜晚的情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蟾华”,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拟人:夜色被描绘为徘徊,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清”,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美丽的夜晚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高洁与坚韧。
- 月:象征宁静、美好和希望。
- 凤沼:代表梦幻与美好境地。
- 笙:象征音乐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喜揖蟾华”的意思是:
A. 赞美月亮
B. 祝福他人
C. 表达思念
D. 感叹时光 -
填空题:
诗中“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____”。 -
判断题:
“夜色徘徊迟宫漏”描写了夜晚的流逝。 (对/错)
答案:
- A
- 清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松梢月》均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思乡情,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抒发思乡之情,而《松梢月》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与静谧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天地》杂志
通过对《松梢月》的深入分析,读者不仅能欣赏到诗歌的美丽,更能理解其深层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