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时间: 2025-01-10 22:27:33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的深院中,心怀羞怯却又得意的情景。她在整理翠绿的发髻,偶尔抬头与对方相视,流露出甜美的笑容。她的心中满是春天的气息,仿佛听到了春莺在一弦一弦地歌唱。娇嫩的云朵轻易飞散,梦醒时分却不知去向何方。深宅大院里黄昏将至,阵阵芭蕉上的雨声不断传来,带来几分惆怅。

注释

  • 含羞:形容女子因害羞而面露红晕。
  • 翠鬟:指用翠色发饰整理的发髻。
  • 雁柱:指古代乐器,十三弦表示音乐的优美。
  • 春莺:春天的黄莺,象征着春的生机。
  • 娇云:形容轻盈柔美的云朵。
  • 阵阵:形容声音或气息的频繁。
  • 芭蕉:指芭蕉树,常用以衬托夏雨的情景。

典故解析

“雁柱”是古代的乐器,这里用来象征音乐的悠扬。诗中提到的“春莺”常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生命的活力与情感的细腻。而“深院锁黄昏”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与“阵阵芭蕉雨”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以散文、诗词和古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其词风婉约,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此诗表达了对春日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深院中的细腻心情。开篇“含羞整翠鬟”,已将女子的羞怯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身形象的关心,也暗含对他人目光的期待与羞涩。词中通过“得意频相顾”进一步渲染了她内心的欢愉与自信,展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雁柱十三弦”则借助音乐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莺的歌声如同细腻的情感,在耳边轻轻流淌,给人以愉悦和温暖的感受。此时,娇云轻易飞散,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失落,仿佛在提醒人们梦境的短暂与现实的无常。

最后一句“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将情感推向高潮,黄昏的深院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而芭蕉雨声则增添了几分惆怅与思索,令人感受到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含羞整翠鬟:描写女子在整理发髻时的羞涩神态。
  2. 得意频相顾:她心中满是得意,常常与他人对视。
  3. 雁柱十三弦:音乐的悠扬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4. 一一春莺语:每一声春莺的歌唱都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情感。
  5. 娇云容易飞:轻盈的云朵随风飘散,象征着梦的短暂。
  6. 梦断知何处:梦醒后,不知去往何方,表现内心的迷惘与失落。
  7. 深院锁黄昏:深宅大院中,黄昏的寂静与孤独。
  8. 阵阵芭蕉雨:雨声不断,增添了几分惆怅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羞涩比作花朵的含苞待放,展现出美丽与脆弱。
  • 拟人:春莺的歌声被赋予情感,仿佛在与人倾诉。
  • 对仗:如“娇云容易飞”与“梦断知何处”,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中女子的青春与情感。它不仅表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索,展现了人性中柔美而脆弱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鬟: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春莺:代表生机与希望。
  • 芭蕉雨:象征孤独与思念。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翠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髻是一种女性美的象征,整齐的发髻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春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新生与爱情的萌芽。
  • 芭蕉雨:在古诗中常常与忧愁、思念相联,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含羞整翠鬟”中的“翠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绿色的发饰
    C. 黄昏的景象

  2. “雁柱十三弦”中的“十三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十三只雁
    C. 十三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阵阵芭蕉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失落与思念
    C.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绮怀》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词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而李清照的词则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的波动。两者在描写手法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