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港滩》

时间: 2025-01-10 22:52:16

此去严州只半程,一江分作两江横。

忽惊洲背青山下,却有帆樯地上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溜港滩
杨万里 〔宋代〕
此去严州只半程,一江分作两江横。
忽惊洲背青山下,却有帆樯地上行。

白话文翻译:

将要去严州的路程只是一半,一条江水在这里分成了两条江流。忽然在洲的背后,青山之下,却看见帆船在岸边行驶。

注释:

字词注释:

  • 严州:古地名,今浙江一带。
  • 半程:指路程的一半,意味着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
  • 一江分作两江横:形象描绘江水的分流,表现出江面的宽阔与壮丽。
  • 洲背:洲的背面,指的是洲的另一侧。
  • 帆樯:帆船的桅杆,象征着水上交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山”与“帆樯”的描绘,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表达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与陆游、李清照并称。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杨万里的生平经历与南宋时期的动荡不安息息相关,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行旅途中,表现了他对沿途风景的赞美。诗中描绘的江水、青山和帆船,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反映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溜港滩》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诗。首句“此去严州只半程”直接交代了行旅的状态,给人一种即将到达的期待感。接下来的“一江分作两江横”不仅展现了壮阔的江景,也暗示了行程的复杂与多变。杨万里用“忽惊洲背青山下”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青山隐约可见,给人以宁静与美好的感受。这种青山之下的帆樯意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给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去严州只半程:诗人正在前往严州的路上,路程尚未结束,表现出一种旅途的状态。
  • 一江分作两江横: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分流,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 忽惊洲背青山下:突然发现洲的背后有青山,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惊奇与欣赏。
  • 却有帆樯地上行:看到帆船在岸上行驶,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的分流比作两条江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忽惊”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反应,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一江分作两江横”与“帆樯地上行”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愉悦心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流动与变化,代表生命的旅程。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永恒,带来内心的平静。
  • 帆樯:象征人类的探索与奋斗,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严州”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福建
    • C) 江苏
  2. “一江分作两江横”这句描绘了什么?

    • A) 江水的宽广
    • B) 江水的分流
    • C) 江水的流动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赞美
    • C) 忽视

答案:

  1. A) 浙江
  2. B) 江水的分流
  3. B) 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描绘自然景观,与《溜港滩》有相似的主题。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对比:

  • 《溜港滩》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体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但李白的诗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的平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杨万里诗选》
  3.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