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万安道中书事德三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玉峰云剥逗斜明,
花径泥乾得晚行。
细细一风寒里暖,
时时数点雨中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玉峰的云层被阳光照射得斜斜的,花径上的泥土在晚间的阳光照耀下变得干燥。微微的风在寒冷中却带来了暖意,时而细雨中透出几点阳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注释:
- 玉峰:指高耸的山峰,给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印象。
- 云剥:云层被阳光照射,仿佛被剥开一样。
- 逗斜明:阳光的光线斜斜地洒下来,显得柔和。
- 花径:花丛中的小路。
- 泥乾:泥土干燥,表示天气晴好。
- 细细一风:微风,形容轻柔。
- 寒里暖:在寒冷中感受到的温暖。
- 时时:时常、偶尔。
- 数点:几滴、少量的意思。
- 雨中晴:在下雨时看到的阳光,形成对比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因其诗词中常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诗中展现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温暖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开篇的“玉峰云剥逗斜明”描绘了高山与云彩交相辉映的景象,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花径泥乾得晚行”则通过对小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安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在叙述一个人独自漫步的情景。
诗中“细细一风寒里暖”一句,巧妙地将寒风与温暖结合,表现了自然界的奇特魅力,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有温暖的存在。最后一句“时时数点雨中晴”更是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表现了在雨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与乐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情感真挚,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峰云剥逗斜明”:描绘风景,玉峰与云彩形成的景象,体现清晨的光景。
- “花径泥乾得晚行”:描述花径的状态,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暗含旅途的悠然。
- “细细一风寒里暖”:展现自然的微妙变化,寒冷中却有温暖,极具生活哲理。
- “时时数点雨中晴”:描绘雨中阳光的意象,象征着希望与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剥比喻为剥开的层次,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对仗:如“寒里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自然现象。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深厚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对平静与美好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玉峰:象征着高洁与坚定。
- 云与阳光: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花径:代表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 风与雨: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峰”是什么意象? A. 生命的希望
B. 高耸的山峰
C. 夕阳的余辉
D. 流动的河水 -
“细细一风寒里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A. 寒冷的绝望
B. 温暖的幸福
C. 寒中有暖
D. 风的凶猛 -
诗中最后一句“时时数点雨中晴”强调了什么? A. 雨的沉重
B. 生活的希望
C. 自然的无常
D. 悲伤的情绪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与壮丽的气势。两者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杨万里相关研究文献
以上内容为对《万安道中书事德三首》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