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寄潘恭叔》

时间: 2025-01-22 12:44:59

物生惧焦枯,吾身困蒸煮。

起占天外云,坐隔空中雨。

故人住吴越,一别几寒暑。

今焉在咫尺,何事复间阻。

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

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物生惧焦枯,吾身困蒸煮。起占天外云,坐隔空中雨。故人住吴越,一别几寒暑。今焉在咫尺,何事复间阻。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白话文翻译:

万物生长害怕焦枯,我自身困于蒸煮般的炎热。起身观察天外的云彩,坐下却隔绝了空中的雨水。故人居住在吴越之地,一别已经过了几个寒暑。如今近在咫尺,为何又有了阻隔。深深思念那冰雪般的容颜,再次想象那金玉般的器物。不仅能启发蒙昧,更能治愈疾病。

注释:

  • 物生惧焦枯:指万物生长害怕干旱。
  • 吾身困蒸煮:比喻自己身处炎热之中,感到极度不适。
  • 起占天外云:起身观察天边的云彩,占卜天气。
  • 坐隔空中雨:坐在这里,却无法享受到空中的雨水。
  • 故人住吴越:指朋友居住在吴越地区。
  • 一别几寒暑:分别已经过了几个年头。
  • 今焉在咫尺:现在近在咫尺。
  • 何事复间阻:为何又有了阻隔。
  • 缅思冰雪容:深深思念那清冷如冰雪的容颜。
  • 重想金玉玉器:再次想象那珍贵如金玉的器物。
  • 可但发其蒙:不仅能启发蒙昧。
  • 端能病斯愈:更能治愈疾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炎热的夏日,思念远方的朋友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中的不适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炎热的夏日为背景,通过“物生惧焦枯”和“吾身困蒸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酷热中的不适。诗中的“起占天外云,坐隔空中雨”则进一步以自然现象来象征作者内心的期待和无奈。后半部分通过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物生惧焦枯:万物生长害怕干旱,这里用自然现象来引出主题。
  2. 吾身困蒸煮:比喻自己身处炎热之中,感到极度不适。
  3. 起占天外云:起身观察天边的云彩,占卜天气,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
  4. 坐隔空中雨:坐在这里,却无法享受到空中的雨水,增加了无奈感。
  5. 故人住吴越:指朋友居住在吴越地区,引出对朋友的思念。
  6. 一别几寒暑:分别已经过了几个年头,强调时间的流逝。
  7. 今焉在咫尺:现在近在咫尺,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
  8. 何事复间阻:为何又有了阻隔,表达了对阻隔的无奈。
  9. 缅思冰雪容:深深思念那清冷如冰雪的容颜,用冰雪比喻朋友的清高。
  10. 重想金玉玉器:再次想象那珍贵如金玉的器物,用金玉比喻朋友的珍贵。
  11. 可但发其蒙:不仅能启发蒙昧,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
  12. 端能病斯愈:更能治愈疾病,表达了对友情的依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吾身困蒸煮”和“缅思冰雪容”,通过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如“起占天外云,坐隔空中雨”,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在炎热天气中的不适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通过自然现象和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焦枯:象征干旱和困境。
  • 蒸煮:象征炎热和不适。
  • 天外云:象征希望和期待。
  • 空中雨:象征渴望和无奈。
  • 冰雪容:象征清高和纯洁。
  • 金玉玉器:象征珍贵和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吾身困蒸煮”比喻了什么? A. 炎热天气 B. 寒冷天气 C. 饥饿 D. 疾病

  2. “起占天外云,坐隔空中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3. 诗中“缅思冰雪容”中的“冰雪容”比喻了什么? A. 美丽 B. 清高 C. 寒冷 D. 纯洁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在战乱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王维《相思》: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诗词对比:

  • 赵蕃《简寄潘恭叔》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在特定环境下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赵蕃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