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送赵治中》
时间: 2025-01-11 16:53: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送赵治中
作者: 张之翰 〔元代〕
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
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
轻烟细雨湿平芜,一舸下东吴。
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
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看到平蛮的诗卷,大家都说这是勇气和胆略的表现。听着你平生的细说,虽然言辞慷慨,但气度却显得从容。春风突然吹起,正是琼花盛开的时节,我在江都和你分别。怨恨那楼头的双鹤,无法留住片刻的相聚。轻烟细雨湿润了平坦的芜荡,一只小船驶向东吴。我想拄着拐杖寻梅,敲门看竹,很多都在西湖。行装不必准备太多,把锦囊交给小奚奴。怕路过孤山山下,先为林逋敬上一杯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蛮: 指的是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的诗歌或文化,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风格或流派。
- 琼花: 通常指美丽的花朵,此处暗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双鹤: 象征着长寿和高洁,楼头的双鹤代表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典故解析:
- 林逋: 指唐代诗人林逋,以隐逸著称,常常以梅花自喻,传达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这里的“酹酒”是一种对友人的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之翰,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词方面有较高造诣。他的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送别、抒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送别友人赵治中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展现出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送赵治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词,张之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词中开头提到的“平蛮诗卷”,暗示了文化的碰撞和壮志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友人勇气的赞美。随着春风的吹拂,正值琼花盛开的时节,词人感受到离别的惆怅,恨不能留住与友人共度的时光。
“轻烟细雨湿平芜”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描绘了离别时的幽静和淡淡的忧伤。词人愈发渴望在西湖的美丽景致中,寻找到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轻松的语气中夹杂着深情。最后,提到的“孤山山下”与“林逋”则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高洁的梅花和孤独的隐士,象征着对理想与友情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出离别时的感伤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 看到平蛮的诗歌,大家都称赞这是勇气的表现。
-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听你细述一生的经历,虽然言辞激昂,气度却显得从容。
-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 春风突然吹来,正是琼花盛开的时节,我在江都和你分别。
- 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 怨恨楼头的双鹤,无法留住这短暂的相聚。
- 轻烟细雨湿平芜,一舸下东吴: 细雨轻烟湿润了平坦的芜荡,一只小船驶向东吴。
- 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 想拄着拐杖去寻梅,敲开门去看竹,很多都在西湖。
- 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行装不必准备太多,把锦囊交给小奚奴。
-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害怕路过孤山山下,先为林逋敬上一杯酒。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风忽然吹兴”比喻美好时光的到来。
- 拟人: “轻烟细雨湿平芜”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情感。
- 对仗: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展示了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离别展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留恋,同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一种凄美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离别时的轻松与愉快。
- 琼花: 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珍贵的记忆。
- 双鹤: 象征长寿与高洁,代表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 西湖: 象征自然美与人文情怀,承载着友情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平蛮诗卷”主要指什么? A. 边疆的文化
B. 诗人的自创诗
C. 古典名篇 -
“轻烟细雨湿平芜” 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阳光明媚
B. 稀疏细雨
C. 暴风骤雨 -
林逋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隐逸与高洁
C. 旅行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但更为豪放激昂,与张之翰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则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思念,与《木兰花慢》的男士情怀相映成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集》
- 《宋元文学史》
- 《古典诗词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