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时间: 2025-01-10 23:07:04

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妒。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

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妒。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 尽日向栏干,踟蹙不能去。

白话文翻译:

牡丹在春天盛开,却遭到风雨的嫉妒和摧残。 清晨来到小庭院中,发现牡丹花已经凋零无数。 思念之情如魂销于梓泽之地,悲痛之情如肠断于马嵬之路。 整日倚靠在栏杆上,徘徊不去,无法释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乘春芳:趁着春天盛开。
  • 风雨苦相妒:风雨无情地摧残牡丹。
  • 零落:凋谢,落下。
  • 魂销:形容极度悲伤,魂魄似乎消散。
  • 梓泽国:指梓州,今四川三台县,这里泛指远方。
  •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 马嵬路:指马嵬坡,安史之乱中杨贵妃被赐死的地方,这里泛指伤心地。
  • 踟蹙:徘徊不前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梓泽国:梓泽是古代地名,这里用以象征远方或远离的地方,可能暗指诗人思念的远方。
  • 马嵬路:马嵬坡是唐代安史之乱中杨贵妃被赐死的地方,这里用以象征悲痛和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看到牡丹花被风雨摧残后,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从而抒发了深沉的悲痛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在春天盛开后被风雨无情摧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和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牡丹乘春芳”,描绘了牡丹在春天盛开的美丽景象。
  • 第二句“风雨苦相妒”,用拟人手法表现了风雨对牡丹的摧残。
  • 第三句“朝来小庭中”,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 第四句“零落已无数”,描绘了牡丹花凋零的惨状。
  • 第五句“魂销梓泽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第六句“肠断马嵬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痛。
  • 第七句“尽日向栏干”,描绘了诗人整日倚靠栏杆的情景。
  • 第八句“踟蹙不能去”,表达了诗人无法释怀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雨苦相妒”,将风雨拟人化,表现了风雨的无情。
  • 对仗:“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描绘牡丹花的凋零,诗人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离别之痛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美丽和富贵,也象征易逝的美好。
  • 风雨:象征无情和摧残。
  • 梓泽国:象征远方和思念。
  • 马嵬路:象征悲痛和死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雨苦相妒”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魂销梓泽国”中的“梓泽国”象征什么? A. 远方 B. 富贵 C. 悲痛
  3. “肠断马嵬路”中的“马嵬路”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 安史之乱 B. 黄巢起义 C. 靖康之变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景物,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吴琚的《牡丹》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琚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析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