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使舍人观潮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2:4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运使舍人观潮 其二
作者: 范仲淹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白话文翻译:
我举杯询问东海的潮水,究竟是从哪个时代开始形成的?难道是天神吐纳而成的,不断跟随月亮的盈亏变化?在暴怒的中秋时节,潮水的气势如同雄壮的声音在半夜响起。浩浩荡荡的云阵汇聚,巍峨的雪山如同在奔行。海面上雷霆聚集,江心的瀑布横亘。巨大波浪连同地震一起,众多船只迎着风而来。潮水跃动得像蛟龙在奋战,奔涌得如同雨雹般惊人。如今我知道了千古以来的规律,回头看去百川归平。破浪的功力难以抵挡,驱动山川的力量也可相并。伍胥的神威依旧不灭,凭此潮水发扬其威名。
注释:
- 东溟:指东海。
- 天吐纳:指天神的吐出与纳入,形容潮水的生成与变化。
- 暴怒中秋:形容中秋时节潮汐的汹涌澎湃。
- 堂堂:形容气势雄伟的样子。
- 屹屹:形容高大的样子。
- 巨防:指巨大的波浪。
- 群楫:指众多的船只。
- 伍胥:源于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意指传说中的英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他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积极的改革思想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仲淹在一次观潮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自然壮丽景象的赞叹,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潮水规律的思考,反映了他对时间与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观潮”为主题,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变化。开篇以“把酒问东溟”引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与哲理性,带有一丝哲学的沉思。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刻画了潮水的气势如虹,气壮山河的景象,展示了自然力量的无穷魅力。
诗中用“暴怒中秋势”描绘潮水在特定时节的激烈,仿佛听到潮水的怒吼,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威严。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云阵、雪山、海面雷霆等意象,进一步加强了潮水的宏伟与壮观。最后,诗人以“伍胥神不泯”结束,既是对潮水力量的歌颂,也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与敬仰。
整首诗在气势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充满激昂之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对潮水的观察与感悟,诗人传达了人类与自然、历史之间深刻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把酒问东溟:举杯询问东海,表现出诗人的思索。
- 潮从何代生:探讨潮水的起源与历史。
- 宁非天吐纳:质疑潮水是否为天神所创造。
- 长逐月亏盈:潮水随月亮的变化而涨落。
- 暴怒中秋势:中秋时节潮水汹涌如怒。
- 雄豪半夜声:潮水的声音如同雄壮的吼声。
- 堂堂云阵合:描绘云阵汇聚的景象。
- 屹屹雪山行:雪山高耸,仿佛在奔行。
- 海面雷霆聚:海面上雷电交加,气氛紧张。
- 江心瀑布横:江中瀑布横亘,展现自然的壮丽。
- 巨防连地震:波浪巨大,似乎与地震相连。
- 群楫望风迎:众多船只迎风而来,表现出与潮水的对抗。
- 踊若蛟龙斗:潮水翻滚,像蛟龙在搏斗。
- 奔如雨雹惊:潮水激荡,像雨雹般迅猛。
- 来知千古信:领悟千古潮水的规律。
- 回见百川平:回顾历史,百川归平。
- 破浪功难敌:破浪的力量难以抵挡。
- 驱山力可并:驱动山川的力量亦能比拟。
- 伍胥神不泯:伍子胥的神威依旧不灭。
- 凭此发威名:借此潮水发扬威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潮水比作蛟龙,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声音与情感。
- 对仗:如“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潮汐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类对自然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力量。
- 月亮:代表着变化与周期,影响着潮水的涨落。
- 云阵、雪山: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伍胥:历史的象征,传达出英雄不灭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溟”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海
- B. 南海
- C. 东海
- D. 北海
-
诗中提到的“伍胥”代表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历史英雄
- C. 一位神仙
- D. 一位将军
-
诗中“潮从何代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自然现象的起源
- B. 人生的意义
- C. 时间的流逝
- D. 社会的变迁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范仲淹的《和运使舍人观潮》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前者侧重于潮水的壮观与历史的思考,后者则强调人生的短暂与豪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范仲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