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时间: 2025-01-10 23:04:37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玉楼,令人长久怀念。春天的柳丝轻柔飘荡,但春意却显得无力。门外草木繁茂,送别君子时马嘶声阵阵。华丽的罗绣和金翡翠的装饰,香烛燃尽留下泪水。花瓣纷纷落下,子规鸟悲鸣,透过绿窗的梦境渐渐迷离。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楼:指华美的楼阁,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情感。
  • 袅娜:形容柳丝柔美飘荡的样子。
  •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的样子。
  • 子规:指杜鹃鸟,常用来寓意悲伤和离别。
  • 绿窗:窗户被绿叶掩映,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

典故解析:
“子规啼”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古诗中多有提及,传达了对故人或爱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唐代,正是温庭筠人生的关键时期,或许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感有直接关系,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是一首充满思念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开头的“玉楼明月长相忆”,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浪漫而又悲伤的氛围中。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华美的楼阁,月色与思念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一种恍惚与孤独。

接下来的柳丝与草萋萋的描写,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柳丝的袅娜,虽然美丽,却也透出春日的无力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已经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门外的草木生机盎然,却显得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而“送君闻马嘶”的场景,则是送别时刻的生动再现,令人感到愈发的悲伤。

随后,诗人用“画罗金翡翠”描绘了华丽的装饰,却也暗示了内心的忧伤与泪水。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最后,“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将整首词推向高潮,杜鹃鸟的啼鸣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绿窗后的梦境更是迷离不清,令思念之情愈加显得无奈与缥缈。

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意象生动,展现了温庭筠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楼明月长相忆: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华丽的楼阁,让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产生深切的怀念。
  2. 柳丝袅娜春无力:春天的柳枝轻舞,然而春意却显得无力,暗示了情感的无奈。
  3. 门外草萋萋:门外的草木繁茂,生机盎然,但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4. 送君闻马嘶:在送别时,马嘶声传来,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5. 画罗金翡翠:华丽的装饰象征着表面的美好,内心的泪水却在悄然流淌。
  6. 香烛销成泪:燃尽的香烛像是在流泪,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尽思念。
  7. 花落子规啼:花瓣纷纷落下,杜鹃鸟悲鸣,传达了离别的哀伤。
  8. 绿窗残梦迷:透过绿窗,梦境变得迷离,象征着思念的缥缈与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烛销成泪”,将香烛与泪水相类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柳丝袅娜”,赋予柳丝生命,使其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离别之苦,情感真挚而细腻,揭示了爱情中的无奈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楼:象征美好与回忆。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柳丝:象征柔情与无力。
  • 子规:象征离别与悲痛。
  • 绿窗:象征梦境与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楼”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建筑
    B. 远方的思念
    C. 伤心的回忆

  2. “香烛销成泪”这句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3. 诗中“子规啼”寓意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离别的悲伤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思念之情。
  • 柳永的《雨霖铃》:表达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温庭筠与李清照同为词人,但温庭筠的词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深度与力量。两位词人在思念主题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比较。


参考资料:

  • 《温庭筠传》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