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二》

时间: 2025-01-08 18:41:09

奉常别后青衫窄,刺部归来白发多。

眼看汤孙宜黍稌,愧无才力继猗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二 张舜民 〔宋代〕

奉常别后青衫窄,刺部归来白发多。眼看汤孙宜黍稌,愧无才力继猗那。

白话文翻译:

自从离开奉常职位后,我的青衫显得更加狭窄;从刺部归来时,白发已经多了许多。眼看着汤孙适宜种植黍稌,我却感到愧疚,因为没有足够的才力来继承猗那的辉煌。

注释:

  • 奉常:古代官职名,掌管礼仪祭祀。
  • 青衫窄:指官职低微,衣衫简朴。
  • 刺部:古代官职名,掌管监察。
  • 汤孙:指商汤的后代,这里泛指贤明的君主。
  • 黍稌:古代的两种粮食作物,黍即黍子,稌即稻。
  • 猗那:古代贤臣,这里指前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字子厚,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情感真挚。此诗是他在观察农田时所作,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舜民在观察农田时所作,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和对农田景象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和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诗中“奉常别后青衫窄,刺部归来白发多”一句,通过对官职变迁和个人形象变化的描绘,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眼看汤孙宜黍稌,愧无才力继猗那”一句,则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奉常别后青衫窄:作者离开奉常职位后,官职低微,衣衫简朴。
  2. 刺部归来白发多:作者从刺部归来时,白发已经多了许多,反映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3. 眼看汤孙宜黍稌:作者眼看着汤孙适宜种植黍稌,表达了对农田景象的观察和对前贤的敬仰。
  4. 愧无才力继猗那:作者感到愧疚,因为没有足够的才力来继承猗那的辉煌,表达了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青衫窄”和“白发多”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
  • 象征:通过“黍稌”象征农田景象,通过“猗那”象征前贤。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和对农田景象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和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

意象分析:

  • 青衫窄:象征官职低微,衣衫简朴。
  • 白发多: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黍稌:象征农田景象。
  • 猗那:象征前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奉常别后青衫窄”一句,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经历? A. 官职高升 B. 官职低微 C. 衣衫华丽 D. 衣衫破旧

  2. 诗中“刺部归来白发多”一句,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变化? A. 年龄增长 B. 官职高升 C. 衣衫华丽 D. 衣衫破旧

  3. 诗中“眼看汤孙宜黍稌”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农田景象的喜爱 B. 对前贤的敬仰 C. 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 D. 对官职低微的无奈

  4. 诗中“愧无才力继猗那”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农田景象的喜爱 B. 对前贤的敬仰 C. 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 D. 对官职低微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的作品,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秋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的作品,通过对秋日田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观田家》与《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二》:两首诗都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后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自身才力不足的愧疚。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张舜民诗集》:收录了张舜民的诗歌作品,对其诗歌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