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闲坐》
时间: 2025-01-11 06:04: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阁闲坐
白居易 〔唐代〕
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
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
静闻新蝉鸣,远见飞鸟还。
但有巾挂壁,而无客叩关。
二疏返故里,四老归旧山。
吾亦适所愿,求闲而得闲。
白话文翻译:
在小阁楼前,竹子随风摇曳,阁楼下,水流潺潺。
轻轻卷起帘子,坐在软垫上,清风在我身边拂过。
静静地听到新蝉的鸣叫,远远地看到飞鸟归来。
墙上挂着一条巾帕,而没有客人来叩门。
二疏二位隐士回到故乡,四位老者归隐山林。
我也如愿以偿,寻求清闲而得到了清闲。
注释:
- 阁前:小楼前面,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萧萧:形容竹子在风中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潺潺:形容水流的声音,传达出宁静的氛围。
- 拂簟:轻轻卷起坐垫,表现出诗人的随意与闲适。
- 蝉鸣:指夏天的蝉声,象征着时光流逝。
- 二疏:指二位著名的隐士,通常指的是谢安和谢朓。
- 四老:指四位老者,通常与隐居、归隐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语言通俗、内容丰富著称,尤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知。白居易的诗歌关注民生,风格平易近人,常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小阁闲坐》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归隐于山林,追求清闲生活的时期。此诗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小阁闲坐》是一首描写清闲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图景,竹子和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诗人坐在小阁楼中,轻轻卷起帘子,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惬意,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句子“静闻新蝉鸣,远见飞鸟还”进一步深化了宁静的气氛,蝉声如歌,飞鸟归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这种细腻的自然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
“但有巾挂壁,而无客叩关”则暗示了诗人身处的孤独与清静,墙上挂着的巾帕象征着生活的简单,而没有客人来访则增添了诗人独自清闲的氛围。最后几句提到“二疏返故里,四老归旧山”,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认同与向往,体现出他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整体而言,《小阁闲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在纷扰尘世中向往简单生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阁前竹萧萧:描绘了竹子在风中的声音,营造出凉爽的氛围。
- 阁下水潺潺:水流声轻柔,增添了环境的宁静感。
- 拂簟卷帘坐:坐在舒适的位置,表现出一种随意与从容。
- 清风生其间:清风流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愉悦。
- 静闻新蝉鸣:静静地听到夏天蝉鸣,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 远见飞鸟还:看到远方的飞鸟归来,象征着宁静与归属感。
- 但有巾挂壁:墙上挂着的巾帕,暗示生活的简单。
- 而无客叩关:没有客人来访,表现出孤独和宁静。
- 二疏返故里:提到隐士归乡,表达归隐的理想。
- 四老归旧山:四位老者也选择回归山林生活,强调隐居的理想。
- 吾亦适所愿:诗人感叹自己如愿以偿,得到了清闲。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声与水声的比喻,增强了自然的意境。
- 对仗:如“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清风的描写具有生动性,仿佛在与人对话。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繁忙尘世中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它蕴含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坚韧,常与隐士生活相结合。
- 水: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与时光的流逝。
- 蝉:夏季的象征,常用来表达对时光的感慨。
- 飞鸟:自由与归属的象征,寓意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有哪些元素?
- A) 山
- B) 水
- C) 竹
- D) 风
-
“二疏”通常指的是哪两位隐士?
- A) 陶渊明
- B) 谢安与谢朓
- C) 王维与李白
- D) 杜甫与白居易
-
诗中表现诗人生活的状态是怎样的?
- A) 忙碌
- B) 清闲
- C) 忧愁
- D) 追求名利
答案:
- B, C,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同样表达隐居生活的理想,展现自然之美与宁静,强调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鹿柴》:通过山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全集》
- 相关研究论文《白居易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