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赋菊)》
时间: 2025-01-11 12:39: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赋菊)
李公昴 〔宋代〕
细与黄花说。是天教开遇重阳,玉裁金屑。
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鬓雪。
任满插追陪节物。惟有渊明吾臭味,
傍东篱盘薄芳丛撷。便无酒,也清绝。
芒寒色正孤标洁。惯平生餐霜饮露,
倚风迎月。不比芙容偏妩媚,
不比茱萸太烈。似隐者萧闲岩穴。
至老枝头犹健在,笑纷纷红紫尘沙汨。
香耐久,看晚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细细地和黄花交流。是上天安排在重阳节时盛开,仿佛是玉石和金屑的精致。
我这个年纪的人要寻找松竹的陪伴,喜爱那位老者的白发。
任凭风花雪月,只有陶渊明才与我有共鸣,
在东篱旁边的芳草丛中采摘。即使没有酒,也显得清幽绝伦。
寒霜的颜色正好显得孤傲而洁净。我习惯了饮露餐霜,
迎风而立,伴月而行。不比那芙蓉花娇媚,
也不比茱萸花太过烈性。就像隐士在幽静的岩穴中。
直到老去,枝头仍然健在,笑看纷纷扬扬的红紫尘沙。
其香持久,令人赞叹晚节的高洁。
注释:
- 细与黄花说:细细地与黄花倾诉。
- 天教:天意安排。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象征长寿。
- 玉裁金屑:形容菊花的精致。
- 渊明:指陶渊明,古代隐士。
- 东篱:指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的场景。
- 餐霜饮露:形容过着清淡的生活。
- 芙容:指荷花,象征娇艳美丽。
- 茱萸:一种植物,象征烈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公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贺新郎(赋菊)》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尤其是在重阳节时显得更为重要。诗中提到“老行要寻松竹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高洁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与此同时,诗中提到的陶渊明,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整首词的意象清新,充满了对菊花的赞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的独立与洁净,与芙蓉的娇媚、茱萸的烈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雅情怀。最后的“香耐久,看晚节”更是点明了菊花的长久与坚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细与黄花说:与菊花亲密交流。
- 是天教开遇重阳:天意使得菊花在重阳节盛开。
- 玉裁金屑:比喻菊花的清丽高雅。
- 老行要寻松竹伴:年长者寻求松竹的陪伴,象征高洁的友谊。
- 雅爱山翁鬓雪:喜爱那位老者的白发,象征智慧与阅历。
- 任满插追陪节物:不在乎世俗事物的侵扰。
- 惟有渊明吾臭味:唯有陶渊明与我志趣相投。
- 傍东篱盘薄芳丛撷:在东篱旁边的芳草丛中采摘。
- 便无酒,也清绝:即使没有酒,依然显得清幽。
- 芒寒色正孤标洁:寒霜的颜色显得孤傲而洁净。
- 惯平生餐霜饮露:习惯过着清淡的生活。
- 倚风迎月:迎风而立,伴月而行。
- 不比芙容偏妩媚,不比茱萸太烈:与荷花的娇媚、茱萸的烈性形成对比。
- 似隐者萧闲岩穴:像隐士在幽静的岩穴中。
- 至老枝头犹健在:即使老去,枝头依然健在。
- 笑纷纷红紫尘沙汨:笑看红紫尘沙的纷飞。
- 香耐久,看晚节:菊香持久,赞美晚节的高洁。
-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被比喻成“玉裁金屑”,形象生动。
- 对仗:如“倚风迎月”与“餐霜饮露”,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将菊花赋予了情感,表现其高洁的品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高洁与持久的精神价值,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松竹:象征高雅的友谊与清高的生活态度。
- 陶渊明: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人物。
- 寒霜:象征孤傲、高洁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贺新郎(赋菊)》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公昴
- C. 陶渊明
-
诗中提到的“东篱”是指什么?
- A. 东边的山
- B. 陶渊明采菊的地方
- C. 隐士的住所
-
诗人将菊花与哪种花进行对比?
- A. 荷花
- B. 玫瑰
- C. 茱萸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贺新郎(赋菊)》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两者均表现了对菊花的赞美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公昴更加强调菊花的独立与清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