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歌》
时间: 2025-01-23 09:31: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歌
作者: 孙复 〔宋代〕
明月一岁中,影圆十二回。
如何今夕里,争赏罗樽垒。
既爱盈盈色,更上高高台。
人心莫如此,试为君言哉。
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
金水性相生,五行分其事。
则知天地间,相感各以类。
水得金还盛,月因秋更清。
气类使之然,人谁不有情。
可怜别夜色,一一皆销声。
自昔诗家流,吟皆不到此。
徒能状光彩,岂解原终始。
冥搜讵有得,燥吻真何以。
请看退翁歌,其的能中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明月在一年中出现的次数,正好是十二次,今晚又是赏月的时节,大家都在争相举杯畅饮。既然我如此喜爱这明亮的月色,不妨再登上高台观赏。人心若是如此,那我就为你说几句吧。月亮是水的精华,秋天是金的气息。金和水的性质相生,相互交融,五行的理论解释了这一切。由此可知,天地之间,万物彼此感应,都是同类的。水因金而丰盈,月色因秋而更显清澈。气息的相似使得这一切如此,人谁能不感情涌动呢?可怜的是,夜的色彩逐渐消逝,声响悄然无声。自古以来,诗人们吟咏月光,却无人能写到此处。只是能描绘光彩,哪里懂得原本的起始呢?冥冥之中又有多少获得,干燥的嘴唇又能表达什么呢?请看退翁的歌,那里或许能有所领悟。
注释
字词注释:
- 罗樽: 指盛酒的器具,古代人们在中秋时节饮酒赏月。
- 盈盈: 形容月色明亮、满盈。
- 高高台: 指高处的平台或楼台,象征更好的观赏位置。
- 金水: 五行中的金和水,代表自然界的元素。
- 气类: 指气息、气氛的相似性。
典故解析:
- 退翁歌: 是指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其中描写了月亮的意境,与本诗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复,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中秋佳节,正值时节的月圆,诗人借此良辰美景,表达对月亮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中秋歌》以月亮为主题,借助中秋赏月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明月”引入,展现了月亮在一年中的循环与变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争赏罗樽垒”,不仅描绘了人们在月下欢聚的热闹场景,也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追求。
接下来,诗人从自然哲理出发,探讨了“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的关系,展现了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与联系。诗中提到的五行理论,既是古代哲学的体现,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在这其中,月亮的明亮与秋天的清凉相得益彰,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诗人感叹古往今来的诗人虽有吟咏,却难以触及月亮的真正内涵与精髓。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一岁中,影圆十二回: 说明明月在一年中出现的次数,强调时间的流逝。
- 如何今夕里,争赏罗樽垒: 描绘人们在此时此刻相聚欢饮的场景。
- 既爱盈盈色,更上高高台: 表达诗人对月色的喜爱,想要更高的视角来欣赏。
- 人心莫如此,试为君言哉: 诗人感叹人心的微妙,引出接下来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月亮比作水的精华,秋天比作金的气息,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 诗句多处使用对仗,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和秋天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传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着团圆、思念和美好。
- 秋: 代表成熟、丰收和宁静。
- 水、金: 体现自然元素之间的关系,象征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孙复
C. 杜甫
D. 白居易 -
“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气”中的“水”和“金”分别代表什么元素?
A. 代表春夏
B. 代表五行元素
C. 代表夜晚和白天
D. 代表诗人与酒 -
诗中提到“争赏罗樽垒”是指什么?
A. 争相赏月
B. 争相饮酒
C. 争相吟诗
D. 争相讲故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情绪,而孙复的《中秋歌》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哲思,展现了宋代诗人更加细腻的情感与理性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 《月亮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