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

时间: 2025-02-04 15:43:49

金带重,紫袍宽。

到头不似羽衣闲。

君王若许供香火,神武门前早挂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带重,紫袍宽。到头不似羽衣闲。君王若许供香火,神武门前早挂冠。

白话文翻译:

金色的带子沉重,紫色的袍子宽大,最终却不如那羽衣轻松自在。如果君王愿意我供奉香火,那么我早就应该在神武门前挂起我的官帽了。

注释:

  • 金带:金色的腰带,象征官职的荣华。
  • 紫袍:紫色的袍子,在古代象征皇权和高贵的身份。
  • 羽衣:轻盈的衣服,象征自由和洒脱。
  • 君王:指皇帝,代表权力。
  • 香火:祭祀用的香,象征对神明的供奉。
  • 神武门:北京故宫中的一扇门,历史上常用于举行仪式和朝会。

典故解析:

  • 神武门:古代皇城的重要门,常用于重要的典礼和国事活动,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
  • 香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香火是供奉神明的重要形式,常见于庙宇和祭祀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仁本,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怀和咏物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桂殿秋》写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与反思时期。诗人在高官厚禄与自由自在之间进行抉择,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桂殿秋》通过对金带与紫袍的描绘,展现了官场生活的沉重与严肃。诗人在开篇便以“金带重,紫袍宽”这样的句子,传达出一种权力的负担感。尽管身披华服,却不敌那轻盈的羽衣,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接着,诗人用“君王若许供香火”作为转折,表明自己若能获得君王的信任和供奉的机会,便会早早在神武门前挂冠,意味着对权位的放弃。诗中蕴含了对官场虚无的思考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向往,反映出士人在权力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无奈,透过对比手法,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官职的沉重与自由生活的轻松,表现了对传统官场的质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带重,紫袍宽:描绘了高官的服饰,象征权力与地位,但同时也暗示了责任与负担。
  • 到头不似羽衣闲:比喻官场的繁重与束缚,羽衣则象征理想中的自由生活。
  • 君王若许供香火:表达了对君王的依赖与期待,渴望能获得信任。
  • 神武门前早挂冠:表达了对官职的厌倦,若能实现理想,早已放弃权位之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金带紫袍与羽衣的对比,突显出官场生活的沉重与自由生活的轻松。
  • 象征:金带和紫袍象征权力,羽衣象征自由,形成鲜明的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官场生活的沉重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权力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带:象征权力与地位,带来的沉重负担。
  • 紫袍:象征高贵与荣耀,但伴随而来的是责任。
  • 羽衣:象征自由与轻松生活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带重,紫袍宽”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官场的华丽
    B. 权力的沉重
    C. 自由的向往
    D. 生活的乐趣

  2. “君王若许供香火”中的“香火”指的是什么? A. 祭祀活动
    B. 日常饮食
    C. 官职的象征
    D. 个人信仰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反映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李白在诗中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自由的追求,而李仁本则更倾向于对官场束缚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