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时间: 2025-01-11 02:47:22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作者: 苏轼 〔宋代〕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白话文翻译:

回想起当初在画屏前的相遇,梦中惊醒,目送着高唐的路途。
燕子成双飞来又飞去,纱窗前几度春光已逝。
那天我们在绣帘相见的地方,我低下眼假装路过,笑着整理香云般的头发。
心中满是春山的羞怯,却无从向人诉说内心的深意。


注释:

  • 画屏:指装饰有画作的屏风,象征初见的美好场景。
  • 高唐路:高唐是古代传说中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指的是离别后的思念。
  • 双飞:燕子成双飞来,暗示恋人的相聚与离别。
  • 纱窗:窗帘用纱布制成,透光而柔和,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 绣帘:绣有花纹的帘子,代表着相见时的温馨场景。
  • 香云缕:香云是头发的形容,缕则指一缕一缕,展现女子的温柔与细腻。

典故解析:

“高唐路”源自古代神话故事,常用来表示思念和梦境中的美好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兼具理性与感性,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在苏轼流亡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思考。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此诗更显深刻与真挚。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初恋的美好回忆与深切思念。开头“记得画屏初会遇”勾勒出一幅浪漫的相遇画面,仿佛让读者也置身于那美好的瞬间。接下来,作者用“好梦惊回”表达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显示出对过往的依恋与惋惜。

“燕子双飞来又去”中的燕子象征着春天与爱情的短暂,虽有来往却难以长久,反映了对爱情流转的无奈。接着“纱窗几度春光暮”中的“春光暮”更是透露出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那日绣帘相见处”中,细腻的情感通过“低眼佯行”展现出女子的羞怯与温柔,而“笑整香云缕”则生动地描绘出她的美丽与娇羞。最后两句“敛尽春山羞不语”与“人前深意难轻诉”则是情感的高潮,透露出深藏于心的情感,难以启齿的无奈,令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邃。

总的来说,这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得画屏初会遇:回忆起初见的情景,画屏成为情感的象征。
  •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梦中美好,惊醒后却无法再回到那段时光。
  • 燕子双飞来又去:象征爱情的短暂与流动。
  • 纱窗几度春光暮:春天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逐渐走向暮色。
  • 那日绣帘相见处:点明相遇的地点,富有温情。
  •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展现女子的羞涩与美丽。
  • 敛尽春山羞不语:将心中羞怯与深情隐忍表达出来。
  • 人前深意难轻诉:内心情感深沉难以轻易表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云缕”比作女子的头发,形象生动。
  • 拟人:燕子的飞来飞去赋予了情感的动态。
  • 对仗:上下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感伤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屏:象征初见的浪漫与美好。
  • 燕子:象征春天、爱情的短暂与易逝。
  • 绣帘:温馨的相遇地点,承载着情感的记忆。
  • 香云缕:象征女子的温柔与美丽,富有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燕子双飞来又去”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的短暂与流逝
    •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B
  2. “低眼佯行”中,女子的情感状态是?

    • A. 自信
    • B. 羞怯
    • C. 愤怒
      答案:B
  3.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怀旧与思念
    • C. 失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展示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前者更显男士的深情,后者则体现女子的柔情。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词全集》
  2. 《宋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