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

时间: 2025-01-10 23:13:22

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

雨惯曾无节,雷频自失威。

见墙生菌遍,忧麦作蛾飞。

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
韩愈

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
雨惯曾无节,雷频自失威。
见墙生菌遍,忧麦作蛾飞。
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困境的忧虑。诗人早晨出门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半路上却被泥泞所困,最终不得不返回。雨水在这个季节里似乎没有节制,雷声频繁,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墙壁上长满了霉菌,令人忧心的是麦子正在遭遇蛾子的侵害。年末时节,局势愈发萧索,令人担忧的是,谁能来拯救饥饿的晋地人民呢?

注释:

  • 放朝:早晨出门。
  • 不报:没有得到回报。
  • 蹋泥:踩进泥巴。
  • 雨惯:雨水频繁,毫无节制。
  • 失威:失去威严。
  • 生菌遍:长满霉菌。
  • 忧麦作蛾飞:担忧麦子被蛾子侵害。
  • 岁晚:年末。
  • 萧索:凋零、冷清。
  • 救晋饥:拯救晋地的饥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情感真挚,常常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雨水的泛滥和农业的受损,表达了对人民困境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韩愈的《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是一首充满忧虑和感慨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因暴雨而受损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注。首先,开篇“放朝还不报,半路蹋泥归”展现了诗人早晨出门的期望与失落,暗示着他在政治或生活上的不如意,表现出一种无奈感。接着,“雨惯曾无节,雷频自失威”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暴雨的肆虐使得雷声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显示出自然的无情与人们的渺小。

随着诗意的发展,墙壁上生满霉菌,麦子也遭受蛾子的侵害,这不仅是对自然灾害的直观描述,更是对当时农业困境的深刻反映。最后一句“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发出对民生困境的深切关怀与无奈的呼喊,令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在意境上充满了悲凉,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间冷暖的思考,展现了韩愈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不仅关注自身的命运,更关心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具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朝还不报”:早上出门,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暗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2. “半路蹋泥归”:在路上被泥泞所困,象征着人生路途的艰辛与挫折。
  3. “雨惯曾无节”:雨水频繁而无节制,反映出气候的异常。
  4. “雷频自失威”:雷声频繁,但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表现出自然的无情。
  5. “见墙生菌遍”:墙壁上长满霉菌,暗示着环境的恶劣。
  6. “忧麦作蛾飞”:担心麦子被蛾子侵害,隐喻着农业的困境。
  7. “岁晚偏萧索”:年末时节,景象愈加萧索,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8. “谁当救晋饥”:发出对民生困境的呼喊,体现社会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雷声的失威比作自然力量的消失,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各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用“失威”来形容雷声,使自然现象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农业困境的忧虑与对民生的关心,表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力量,也代表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 :象征着困扰与障碍,暗示人生的艰难。
  • :代表着环境的恶劣,暗示着社会问题的滋生。
  • :象征着对农业的破坏,反映出社会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愈的《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B. 对自然灾害和民生困境的忧虑
    C. 对朋友的怀念

  2. 诗中提到“雨惯曾无节”,这句话表示什么? A. 雨水很少
    B. 雨水频繁且无法控制
    C. 雨水很规律

  3. “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中“晋饥”指代什么? A. 晋地的饥荒
    B. 晋地的繁荣
    C. 晋地的战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心社会民生的困境。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抒发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韩愈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但韩愈更侧重于自然灾害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关注人间疾苦。
  • 比较韩愈的《雨中寄》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不同,前者更倾向于对社会的忧虑,后者则更为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全集》
  • 《唐代文学研究》